开栏的话
83年前,卢沟桥畔的枪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83年来,历史从未被忘记。
面对日本法西斯蓄意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英勇的中国人民没有被压倒,而是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从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到奇袭阳明堡、血战长乐村,从陈庄战斗、黄土岭之战到百团大战、车桥战役……胜利的旌旗,浸透着先辈的鲜血;壮丽的山河,书写着英雄的诗篇。
恩格斯曾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83载风云变幻,拂晓月色美景常新,但宛平城头损毁的城垣、卢沟桥上斑驳的弹孔时刻在提醒我们,伤痕犹在,强我中华。
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本版开设“甘将热血沃中华·探访抗日战场”专栏,从当年的抗战热土走进历史深处,从那段壮烈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使之转化为强国强军的决心意志和接续奋斗,努力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真正让和平永驻、正义长存。
这是一段光荣绽放却泣血如歌的凝重历史。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又穿透魂魄的民族记忆。
“兵家必争之地”是描述昔日战场最常用的词汇。探访那些曾与日寇的血战之地,历史的生态如此真实而严峻地出现在眼前——这些烽燹血战的地域,岂止是兵家必争。它分明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救亡图存,断然无退路、必须以命相搏的生死之地。
血染黄河的河防之战、杀机四伏之晋南伏击、红旗漫卷之晋绥屏障……在温习那些已走进时间深处的红色印记时,嵌入脑海的除了厮杀场景的回放、战场态势的解读,法国史学家雅克一个著名论断跃然而出:历史,就是人。
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兵临绝境的悲心彻骨一次次出现在战场上。直到那些高举鲜红旗帜的人站在民族的前列,历史就成为一部跨越时空的英雄史诗,苦难的民族记忆从此开始见证胜利者的辉煌。
用战场的胜利宣告民族解放的人,改写了历史悲剧的人,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高原·重镇
关于80多年前的战场记忆,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处在风雨如晦的茫茫暗夜里。中国战场,日本侵略者屠城掠地、斧钺临颈;国际战场,面对德国法西斯白刃喋血的闪电攻势,“日不落帝国”的新首相丘吉尔承认“惶惑和不安替代了信心”,忧虑自己的就职“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有一句话,叫“杀开一条血路”。对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绝不是形容而是写实。在《房龙地理》一书中,“日本”一章开头这样写道:“以牺牲邻居为代价开始征服世界。”在当年日本流行的童谣中,充满着军国主义的腾腾杀气:“你马前飘的是什么?那是征伐的军旗。征到底啊,伐到头……”
“胜利和牺牲一样,是没有其他替代品的。”面对如此血腥疯狂的侵略者,只有狭路相逢的搏命、血溅五步的抗争。诗人何其芳写在延安的诗句,描述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勇敢与浪漫——“战斗着活下来,或者战斗着死在敌人手里”。
黄土高原,势关天下。在历史凛冽的语境中,“军事重镇”这个词,最早就见于对延安的评价。这片厚重的黄土地承载了中华文明进程中许多重大事件。地理的偶合替代不了历史的选择,民族的命运却注定要在这个“历史现场”得到解答。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前的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淡定自若地掰着手指,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向世界预告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景和意义——“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 在延安这片古老土地上“空前伟大的一幕”,开启于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精神和豪迈气质。
刚刚以命相搏、一路血战,以万里征途在地球上留下一条红飘带的我党我军,在山河破碎的危机面前,以一种精神的纯度和人格的高度告诉人们,什么是民族大义,什么是家国大爱?
时间构成了历史,同时以独特的视角记载着历史——
1935年12月,我党在延安召开了继遵义会议之后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瓦窑堡会议。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精辟地阐明并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东渡黄河,铁骑刀兵战日寇。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25日,平型关大捷的战报就飞檄全国。
高地·砥柱
按照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战争是人类最复杂激烈的群体活动,一旦战争开始,所有常态的生活规则和秩序都会退场。随着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延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中国共产党成为长期抗战的中流砥柱。
为阻止敌人隔河伺机相犯,包括八路军留守部队、边区保安队和自卫军三部分在内的陕甘宁边区武装力量,依托千里河防工事,打退了日军对边区河防阵地的78次大规模进攻。1938年至1941年,日本侵略者不断空袭延安,前后达17次。1939年6月,1.5万余名日本侵略者企图以重兵强渡黄河,攻占延安……我们不能选择战争开始的时间,但总是能够选择战争的结果——胜利。
而在相邻的战场上,国民党将领则先发出催粮饷的电文:自古未闻有饥寒交迫之兵而能杀敌制胜者。
事实上,我们的八路军、新四军就是这样的兵,就是这样的“杀敌制胜者”。都说战争打的是钢铁,可延安不仅极度缺钢少铁,甚至连维持生存的衣服、粮食也处于封锁之中。然而,为了抗战胜利,延安军民没有抱怨只有创造,勇于流血也不吝流汗——“有创造精神”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为人民战争的胜利创造出全新的解读和范式。枪炮中的歌声总是唱得自豪而自信:“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著名报人赵构超1944年访问延安,回到重庆后在《新民报》发表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作为一名记者,赵构超在书中通过亲历见闻描述了延安,而其中的关键词,就是人——共产党的人和边区的人。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作主?万众瞩目清凉山。”陈毅从苏北战场来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时写下的诗句,生动表达了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民族的希望”的事实。
信仰·奔流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段名言就出自毛泽东在延河畔的一次讲话。
说到延安,缓缓流过的延河是一个永远相伴的话题。无论是长度、流量还是流域,延河不过是一条黄河支脉,静谧淡然,从不喧哗,在地理学上难以占有重要位置。
然而,延河的历史影响,早已超出河流本身的地理概念。因为延河流淌的,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血脉的自信。
“信仰是一种激情。”而传播信仰、点燃激情就是一种历史使命。1937年5月,毛泽东题写馆名的 “中山图书馆”在延河边的凤凰山成立。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延安窑洞、马背上的图书馆已然近百。与之同时出现的是一件件“共产党的大事”——30余所各类干部学校的开办,扫盲运动,学文化、用文化热潮的兴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延安文化运动的开展……
如果说“小米加步枪”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那么,延安文化所支撑起来的抗战精神、所点燃的激情,无疑构成了文化史上的奇迹。
温故知新是一个词,却有两层含义——温故的根本是为了知新。抗战已成为历史,可探寻历史从来都离不开“当代性”的意义。一曲《延安颂》,是我们在强国强军伟大征途中必须读懂的历史密码。
图片说明:
经历战火洗礼的延安,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一段历史。如今的延安,高楼大厦林立,已成为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图①钟超摄)。
图②为抗战期间日军轰炸延安城后的情形。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