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晨,松花江畔,枪声阵阵。一场实战化狙击考核在某集训队比武场展开,数十名特战尖兵激战正酣。很快,成绩揭晓:第一名又是第78集团军某旅下士赵赫!
在该集团军,赵赫“赫赫有名”。他曾接连夺得集团军、战区陆军两级狙击手比武第一名,被北部战区陆军表彰为“狙击枪王”,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最近一段时间,赵赫再次引起官兵广泛关注,焦点却不是赛场夺冠,而是他的一个选择——
前不久,因为表现优异,赵赫被该旅党委推荐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可紧接着,一则关于选拔国际军事比赛“狙击边界”项目队员的通知,让他陷入“两难”:保送入学需要参加军事职业能力考核,出国参赛则要参加集训队层层考核选拔,二者在时间上又高度重合,分身乏术的赵赫只能二选其一。
怎么选?不少战友劝他:保送入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可千万别错过。
听说赵赫陷入“两难”,他的新兵班长、四级军士长马超也专门赶来“现身说法”:保送入学的机会很难得,自己当年就是错失提干机会,至今遗憾……
一边是自己兵之初就有的“军官梦”,“妥妥的”保送入学机会,一边是为国争光的国际赛场,赵赫辗转反侧,难以抉择。
无数次,赵赫拿出训练笔记本一遍遍翻看,上面满满的各种数据和图表,记录着他当狙击手以来的点滴成长进步。特别是每当夜深人静时,过去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比武场景就会闪现在他的脑海里。一想到有机会代表中国军队走出国门为国争光,他心中就涌动着无法抑制的激动。
最终赵赫下定决心,收起保送入学考试复习资料,背上行军背囊,走进通往国际军事比赛场的集训队。
赵赫的选择,引发官兵热议,也引起该旅领导关注。党委会上,一班人达成共识:赵赫为征战国际赛场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行为值得赞许,组织应该尽可能妥善处理好他的成长进步问题。然而,保送入学涉及士兵切身利益,关注度高、敏感性强、涉及面广。“万一赵赫这次没能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名次,继续推荐他保送入学,会不会引起争议?”该旅领导也有顾虑。
为此,该旅党委通过组织民主测评、征求各营党委意见等方式,汇总多方情况,结果大家一致支持下一批继续推荐赵赫保送入学。
战士为国征战,组织倾力举荐,特事应该特办,不能让好兵留遗憾。该旅党委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赵赫征战赛场:经赵赫所在连队党支部提名、营党委研究通过并上报,旅党委会上决定:推荐赵赫保送入学。
好消息传到集训队,让赵赫感动不已:“我一定努力训练、奋力拼搏,用最好的成绩回报组织厚爱!”
编 后
最温暖的解难是“破两难”
■王天益
读完这则新闻,编者心中一暖。
面对个人与集体、得与失等冲突时,有人轻松选择前者,而军人经常陷入“两难”并最终选择后者。
陷入“两难”,与军人奉献本色有关;破解“两难”,更需各级组织主动作为。只有官兵有所呼、组织有所应,官兵有所难、领导有所为,才能真正明兵情、解兵难、暖兵心,托住官兵发展进步的底,帮助官兵卸下思想包袱、减少各种顾虑遗憾,让他们在强军征程中步履更加轻盈、脚步更加坚定,迸发出更磅礴的强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