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创新教育方式获得喜人成效——

教育“微课”进入船舱战位


■万永康 本报特约记者 黎友陶

“志愿军战士关崇贵坚守阵地两天三夜,孤身一人战斗至最后。对照英烈,我们该怎样做?”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抚仙湖舰在任务间隙组织了一次简短的战斗精神教育课。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教育课堂直接开设在甲板上。

当天上午,该舰官兵进行装备检修保养。因天气炎热加上任务繁重,个别官兵积极性不高。舰政委陈修炎见此,决定组织一次励志教育。

“全体舰员,甲板上集合参加政治教育!”广播通知让舰上官兵一头雾水——往常开展政治教育都在学习室里,这次怎么转移到了甲板上?

甲板上短短10分钟的教育“微课”结束了,刚刚还略显疲态的官兵,此刻铆足干劲重新投入到装备检修保养任务中。

这堂见缝插针的教育“微课”是一时兴起还是谋划良久?课后,授课人陈修炎向笔者道出了原委。前不久,该大队党委对基层开展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官兵存在“学习室就是休息室”“上教育课是‘听故事’”等观念偏差。

“有一次,学习室的投影仪出现故障。值班员向我请示,教育课是否可以换个时间,等投影仪修好了再上?”陈修炎在心中问自己,难道一定要让官兵坐在学习室里才能开展政治教育吗?

“教育大课是主阵地,教育‘微课’同样不可或缺!”教育形势分析会上,该大队党委针对以上问题形成共识:官兵对传统教育课堂兴趣不浓,是政治教育课与当下使命任务结合不紧、时代性和感召力不强的体现。只有针对青年官兵的性格特点创新教育方式,在保证日常教育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将精品“微课”搬进战位、让政治教育直通末端,才能更好发挥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积极效应。

教育“微课”进入船舱战位,思想政治工作焕发活力。该大队党委机关对照主题教育计划出台措施,针对大队舰船动散常态、训练频繁的实际,在任务间隙设计“船舱微教育”“启航微讲坛”等环节,增强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聚焦新媒体平台上青年官兵留言关注的热点话题,精心设计教育“微课”内容,引入时代感十足的授课方式,提升官兵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考虑到舰船在海上执行任务时教育资源难更新、教育资料难传送等情况,他们还积极开办“前哨讲堂”,鼓励每名官兵在出海前结合自身战位的特点,精心准备一堂“微课”,出海之后轮流开讲,在战位上深入浅出地阐释大道理,引导官兵扎根战位献身强军兴军伟大事业。

“让我们的舰艇走向深蓝、走得更远,人民海军的新征程才能更加辉煌壮阔!”6月上旬,该大队政委王建格在一次随舰出海中,看到海图室里几名官兵正在测算海上要素。趁着官兵休息间隙,王建格拿起海图,结合任务海域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态势,在战位上为官兵讲授了一堂“微课”,简明生动的海洋形势分析和激情飞扬的思想鼓动,让官兵听得着迷。

短评

找准教育的关键发力点

■张磊峰

新形势下,该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

有人支招,创新教育形式;有人建议,改善教育环境;有人献策,提高施教者素质;还有人说,顺应网络时代变革……这些观点都对,但搞好教育仍需找准并抓住关键发力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离开了“人”这个中心,所有的教育探索与创新都是“无的之矢”。因此,只有符合官兵真实期待、回应官兵现实关切、遵循官兵认知特点,紧紧围绕官兵这个主体开展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教育才能入脑入心、落实落地。

实践证明,真理只要被官兵所掌握,就能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微课”进入战位是手段,兵心融入战位才是目的。无论是上大课还是上“微课”,无论是常态教育还是随机教育,我们都期待教育的种子在每个舱室、每个战位、每名官兵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