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形前进、跨越山丘、变换道路迂回前进……初夏时节,温暖的阳光洒在训练场,一款造型独特的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上飞速前进。突然,前方出现山沟河涧,机器人立即变换形态,露出双翅,利用螺旋桨升空,巧妙避开障碍。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操作手赵泽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款机器人名叫“前哨”,是陆军工程大学“烽火”机器人科技创新俱乐部的“大明星”。经过一个超长假期,俱乐部成员赵泽鹏最期待的就是再次驾驭他的“前哨”冲锋陷阵。
俱乐部里,“前哨”只是各种造型机器人中的一个。俱乐部负责人贾永兴教授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战场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被人们称作“未来战士”。俱乐部之所以取名“烽火”,就是寓意学员们和这些“未来战士”并肩作战,直面未来战场的狼烟……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拼搏和创新的快乐”
“俱乐部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我们创新的舞台。”初见记者,赵泽鹏兴奋地讲述了他刚刚加入俱乐部时的情景。
2018年6月的一天午后,“烽火”机器人科技创新俱乐部举办招新宣讲会。看着大屏幕上不断回放的机器人参赛的精彩画面,以及台上体操机器人矫健的身手、炫酷的动作,赵泽鹏在报名表上兴奋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招新会结束几天后,赵泽鹏欣喜地收到了选拔面试通知。
“你加入俱乐部最大的期望是什么”“你认为机器人在未来战场上会有哪些应用”……笔试过后的面试环节,面对专业教员“连珠炮”式的提问,赵泽鹏绞尽脑汁总算通过了第一轮考核。
专业培训和验收考核又接踵而至,赵泽鹏一路过关斩将,淘汰了好几名预备队员后,才成功加入俱乐部。
和赵泽鹏一样,每个加入俱乐部的学员几乎都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这一切在俱乐部指导教员贾永兴看来,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淬炼。
“我们创建这个俱乐部,目的就是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只有真正热爱创新、敢于创新、勤于创新的学员,才能经受住考验,最终加入我们的队伍。”贾永兴说。
俱乐部的创建还得从7年前说起。如何提高学员动手实践能力?如何锻炼信息时代青年军官的创新思维能力?2013年,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这个问题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我愿意试一试!”会后,贾永兴主动请缨,提出创办机器人科技创新俱乐部,为学员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平台。
万事开头难。起初,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贾永兴和学员们一起在办公室里画过无数张设计图,在大礼堂前厅通宵调试过千百遍机器人,小小的学员宿舍活动室有时也被当作模拟赛场……一个个性能各异的机器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诞生的。
“为了相同的梦想,我们相聚在一起。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拼搏和创新的快乐。”如今,俱乐部的环境早已焕然一新,但初创时的艰辛还一再被大家提及,因为这里蕴藏着他们的初心、梦想和激情。
“拆!我们就是奔着冠军来的”
进入学校通信工程大楼,穿过“烽火”主题文化长廊,拾级而上就到了“烽火”机器人科技创新俱乐部。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荣誉墙。
“满墙的奖杯和证书,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俱乐部学员主任焦杨说,对俱乐部成员而言,“冠军梦”既是一种情怀,更是刻在每名成员内心深处的精神烙印。
去年10月26日,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拉开帷幕。焦杨团队参赛的动作投影机器人“刀锋”在预赛阶段表现优异,成功闯进决赛。
但在距离最后的较量仅剩不到两个小时的关键时刻,被寄予厚望的“刀锋”突然出现硬件故障,虽然能够完成比赛,但是没有夺冠把握。
摆在队员们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勉强出战,前三名胜算很大;二是想要夺冠,必须重新拆装机器人,若不能在赛前完成组装,将无法参赛。
“拆!我们就是奔着冠军来的!”参赛小组成员毅然做出决定。时间慢慢流逝,队员们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小臂上青筋暴起,但手上的工具却没有停下。最终,在上场前完成了硬件更换和机器人复原。
“‘刀锋’参赛队准备!”随着裁判一声令下,焦杨熟练地操作着“刀锋”冲进赛场,挥拳踢腿、下蹲闪躲、左右试探,动作强劲有力。“刀锋”每一次出手都小心翼翼,时刻防范着对方攻击。凭借最后阶段的一次有效击打,“刀锋”拿下关键一分,夺得全国冠军。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绩的背后是俱乐部成员们数不尽的汗水和付出。
“军校生活节奏紧张,每天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后才是我们的‘robot time’。”焦杨说,各种节假日,就是他们集中培训备赛的“黄金时段”。
去年中秋节,好多人都在发朋友圈说月亮好圆、好亮,校园内外的景色有多么宜人,而焦杨没有一点欣赏美景的闲暇时间。那时,他正在焦急地组装机器人。
从课本上寻找电路原理,在网上搜集分流器电路图,利用仿真软件设计结构,拿起电烙铁一点点地焊接……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完善。国庆假期加上中秋假期,焦杨的机器人终于能健步如飞了。
“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在焦杨看来,荣誉墙上的一座座奖杯,展示柜里一个个“退役”的机器人,都见证了一届届学员为追求冠军所付出的努力。而一次次参赛的经历,也让每位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都得到了锤炼和提升。
“让创新成为一颗火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请获得大学精英奖的学员上台领奖!”去年7月,大学“奋斗青春·逐梦强军”主题毕业典礼隆重举行,俱乐部成员李益帆登上领奖台,接过了象征该校生长干部学员最高荣誉的“精英奖”奖杯。
其实,李益帆刚刚入学时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书呆子”。有一次,专业课进行分组实验时,教员考虑到李益帆学习成绩好,专门让他当实验组小组长。实验展开后,李益帆处处碰壁,虽然知识点记了很多,动手操作起来却摸不着头脑,最后因为完成电路设计速度慢,差点垫了底。
“不会活学活用动手实践,再多的知识也是徒劳!”李益帆感慨道。在教员的鼓励下,李益帆主动加入了机器人科技创新俱乐部。
设计图纸、改造零部件、调试程序……加入俱乐部后,李益帆感觉自己创新的灵感慢慢被点燃,变成了一团火。他开始喜欢泡在俱乐部,和队友们一起攻克机器人设计中一个又一个难题,队友们也越来越喜欢和这个性格日渐开朗、点子越来越多的“小能手”合作。
2018年,在一次全国性比赛中,李益帆顶住机器人临时发生故障的压力,从机器人脚底的摩擦力检测,到传感器灵敏度验证,再到舵机的调试,争分夺秒成功排除故障。最后,参赛的两个机器人包揽该赛事仿人竞速项目组冠亚军,队员们欢呼着把他举过头顶。
“让创新成为一颗火种,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指导教员许凤慧对李益帆的成长履历如数家珍,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学员,2次被评为大学“学训尖兵”,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技能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整体提升。”许凤慧说,俱乐部不仅注重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强调对学员精神品质的塑造。
俱乐部学员骨干高迟逾贤,毕业后被分配到火箭军某部任职。面对全新的岗位和专业,在“烽火”俱乐部时锤炼出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了他能力不断增长的动力。去年,因表现优异,高迟逾贤被连队推荐参加火箭军比武。备战的最后阶段,他仿佛又回到了机器人大赛备赛阶段:白天操作实装10余个小时,晚上加班加点复习理论知识,废寝忘食地做着最后冲刺。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高迟逾贤从100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凭借缜密的逻辑思维、熟练的实装操作,夺取了某型导弹项目组冠军。
“我们在这里播下创新的种子,也收获了成长的喜悦!”高迟逾贤说,“对俱乐部的成员而言,成长总是悄悄地来,待人们发现,它已陪伴我们多时。”
征稿启事
在军校,有那么一方园地,播撒着创新的火种,迸发着思想的力量,汇聚着多才的骄子,那里承载了军校学员太多的青春记忆。
那个地方叫校园俱乐部,有人把它称作思想的乐园,有人把它称作孵化创新的基地,也有人把它称作心灵的港湾……
本版特开设“校园俱乐部”专栏,诚邀你讲述参与校园俱乐部的经历,记录你的所见所闻,写出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悟。
稿件体裁不限,字数不超过3000字。有意者可投稿至邮箱zgjxjfjb@163.com,期待你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