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韦峥武初次连线时,他正乘车行驶在曲折的山路上,到大山里的连队巡诊。伴随着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传来断断续续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此行的艰苦和他的执着。
对出生在军人家庭的韦峥武来说,人生的道路正如眼前的山路般波折起伏。去年,得知文职人员招考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曾获得过贵州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二等奖的他,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并且35岁的年纪也不算年轻,为何要远离家乡重新开始。
直到韦峥武说起那段援藏经历,笔者才从中找到了答案。
2008年,大学毕业的韦峥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山南地区从事医疗工作。4年时间,在海拔3980米的山南隆子县,韦峥武几乎走遍了十几个乡镇80余个村落,为近2000户乡民服务接诊。
2010年“五一”,韦峥武突然接到电话,得知扎日乡一所小学突发水痘疫情。疫情就是命令,他立即和同事前往处置。经过近7个小时的山路奔波,韦峥武到达学校时已是次日凌晨4点,他们随即展开紧急处置,一直忙到拂晓。返回单位的路上,因为积雪太厚,乡民的车在半路被堵了一长串,韦峥武又急忙跑去挨个帮忙推车。
每当回忆起那段经历,韦峥武都感觉十分幸福,“乡里的藏民们差不多都认识我,他们对医疗人员很尊敬。”
隆子县下辖的玉麦乡是人口最少的乡,那里曾经只有藏族老阿爸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一家三口人,也是韦峥武在援藏时唯一留下遗憾的地方。由于通往玉麦乡的道路常年被大雪覆盖,一年中仅有6至9月可以通车,韦峥武好几次前往都被堵到了半路,无奈只能返回。尽管没能见到老阿爸家里那面用手缝制的五星红旗,但他们一家始终坚持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坚定信念,深深感动着韦峥武。
那时,韦峥武每个月都要定期前往边境沿线为乡民巡诊,沿路的关卡上,每当他看到边防战士们在风雪中屹立,手握钢枪保卫祖国和人民时,内心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就愈发强烈。
去年,他终于如愿通过文职人员公开招录来到部队。由于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韦峥武随身医药箱里的医疗物品时刻都准备齐全,“传染病都比较急,一接到命令马上就要去诊疗,哪怕半夜也要随叫随走,不能耽误。”
防控疫情期间,单位接连出现几例发热病症,韦峥武主动请缨对几名发热官兵开展诊疗,经过初步排查,韦峥武建议转诊至体系医院进一步筛查,他又主动承担起跟车陪诊的任务。
挂号、就诊、拍片、化验……到医院后,韦峥武不仅跑上跑下帮忙,还检查督促几名患者做好自身防护,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当拿到医院诊断得知仅是普通感冒后,韦峥武并没有松口气,而是立即根据每位患者的症状拟制诊疗方案、领取药物,等回到单位时,已是次日凌晨。
入营半年多,韦峥武累计为基层配发医疗物资17车次,先后外出巡诊10余次,行程达到200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