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尚志、特约记者黄宗兴报道:初夏,天山脚下绿意盎然,新疆军区某高炮团模拟训练室内却一派风沙漫天、热浪袭人景象。头戴训练模拟器练习空情处置、火炮射击,官兵仿佛置身烈日炎炎的戈壁战场。该团在模拟训练中构设复杂环境,帮助新射手补齐短板,有效缩短部队战斗力生成周期。
该团对比历年主战装备射击成绩发现,新射手实弹射击易受环境影响,复杂陌生地域考核成绩与日常训练成绩差距较大。深挖原因,他们发现射击训练受组训条件限制,训练场景单一,导致新射手欠缺陌生复杂环境下射击经验。为补齐新射手短板,该团党委一班人经过基层蹲点调研、召开“诸葛亮会”以及咨询院校专家,决定从完善模拟训练设备入手,通过硬件采购和改进现有模拟器材等方法,搭建起多种主战装备的“战场环境模拟训练室”。
记者在模拟训练室看到,在系统后台输入现地采集的各类环境数据后,模拟战场冷热、亮度、沙尘等环境因素随之改变,官兵足不出户便可在陌生环境下开展训练,教练员可根据模拟训练记录,指导官兵改进实装训练。
今年初,该团导弹连上等兵李帆被推荐参加新射手实弹射击。面对全新的复杂环境,缺乏实弹射击经验的他射击成绩不理想。模拟训练推开后,李帆适应战场环境能力明显增强,训练成绩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