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前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科学家精神成为军事科研“硬核”


■赵 杰 彭 鹏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一个多月前,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主席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对广大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这些老科学家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突出代表,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宝贵的科学家精神,如一条绵延不绝的硬核纽带,串联起中国科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更为军事科技工作者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核心要义是确定的。黄旭华隐姓埋名专注科研30年,只为设计出中国的核潜艇;王淦昌曾从科技界悄然“失踪”17 年,两次放弃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只为中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黄大年带领团队用5年时间,完成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路程;南仁东埋头技术攻关,24年甘坐冷板凳,为的是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无论是穷经皓首的“专注”“固执”,还是超乎寻常的“定力”“操守”,集中到一点,即对科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这,正是科学家精神。

“没有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就难有站得住脚的科学成果”“生命要在科技报国中闪光”。去年11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在人民大会堂为现场近6000名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课。“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容不得一点点的马虎和心浮气躁。”钱七虎院士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曾赴核爆中心现场试验,一次次深入地下1000多米,在气温近40摄氏度的湿热环境中实地考察,获取大量一手数据……

爱因斯坦说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有什么样的学术品格和氛围,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人才。在我们曾经一穷二白的年代,几代军事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埋头苦干、淡泊名利,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瑰宝,已是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引领军事科技事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执着科研60余年,80多岁仍奋战在科研一线,外出度假和老伴“约法两章”:“你正常出去玩,我正常在房间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的身体力行,展现出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我军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后,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还有多少时间,我好安排工作”。去世的当天,林俊德依然不顾劝说,坚持带着氧气罩躺坐在床上整理资料……

一部军事科学史,其实也是一部科学家的精神史。拉开历史的长镜头,有些科研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历久而弥新。从大众视野来看,许多军事科学家的工作因为专业、神秘鲜为人知,但他们身上元气充沛的求索精神,却总能直抵人心。

古人云:“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科技强军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军事科研“硬核”,就是要牢记习主席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自觉肩负起科技强军的历史责任,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努力取得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不断提高军事科研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