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俄军战机,你会第一时间想起苏霍伊、伊尔、米格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与这些声名赫赫的明星战机相比,有一种飞机显得格外低调,那就是拉式飞机。它在螺旋桨飞机时代达到了巅峰,二战时期,苏联空军每3架歼击机中就有一架是拉式飞机。
作为拉式飞机的设计单位,拉沃契金设计局是一家极具传奇色彩的老牌军工企业。曾起源于家具厂的它,因为战争需要投身军工生产,生产的拉-3、拉-5等型号螺旋桨飞机,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过硬的质量,经受住了战争考验,并一举打响了拉式品牌,成为当时苏联空军主力战机。
不过,在螺旋桨飞机时代取得辉煌成就的拉沃契金设计局,却没能跟上喷气式飞机时代,一度错失发展良机走向衰落。为了走出低谷,拉沃契金设计局领导人果断改变发展策略,转向导弹和航天领域。从此,虽然俄罗斯的天空不再有拉式飞机的身影,拉式品牌却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重获新生。
家具厂被“赶鸭子上架”,上演逆风翻盘的好戏
一纸命令,改变了一家企业的前途命运——
1937年6月1日,位于莫斯科郊外的一家家具厂,随着苏联政府的一纸命令,从此没有了昔日熟悉的电锯、刨床轰鸣声。它被赋予了一个全新的名称:OKB-301航空工厂(拉沃契金设计局前身)。
与其他军工同行的发家史相比,OKB-301航空工厂的起步像是“赶鸭子上架”。成立之初,OKB-301航空工厂只能买来同行军工企业的图纸,小批量生产木质飞机。
为了改变窘境,工厂管理层走访调研多家军工厂,发掘潜在技术人才。没过多久,一位名叫拉沃契金的年轻设计师引起了工厂管理层的注意。
从莫斯科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后,拉沃契金来到一家航空制造厂工作,尽管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始终扮演着设计师助手的角色。不甘当“绿叶”的拉沃契金苦于找不到施展拳脚的机会,而此时OKB-301航空工厂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双方一拍即合,就此开启了一段颇富传奇色彩的航空制造史。
1938年,苏联军方开启了新一代战机的竞标工作,极富想象力的拉沃契金提出一种全木质结构战斗机的设计方案。当时,苏联国内金属航空材料极度匮乏,而全木质结构恰好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之后拉沃契金顺利拿到了军方订单。
一开始,拉沃契金的设计方案被军方高层寄予了厚望,新战机开发工作很快被提上日程,并于1942年3月完成了组装试飞,命名为拉-3入役苏联空军。
然而,拉-3列装后的表现没有达到军方的期望值。由于战机发动机的动力存在缺陷,导致不少飞行员飞行后大吐苦水:“战机重,平衡能力差,很难驾驶。”在苏德战场上,面对性能卓越的德军Bf-109F型战斗机,拉-3处于绝对劣势。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秉承这一理念,苏联军方果断“毙”掉了拉-3的项目订单。产品不被认可、没有订单来源、生产被迫停滞……拉沃契金设计局陷入一场异常难熬的“寒冬”。
不过,这场“寒冬”没有冷却拉沃契金内心的热情。“发动机的问题是核心问题!”拉沃契金意识到,必须换装马力更大的动力引擎。在没有充足经费的情况下,拉沃契金带领团队成员只能挤在一间狭小的机库里,开启了新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经过一系列改进,换装新型发动机的拉-3迎来首飞,它在现场表现优异,甚至比当时苏联最好的战斗机雅克-7B飞得还要快。随后,改进后的拉-3更名为拉-5,并立即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战场。
在这场被认为是二战转折点的重大战役中,拉式系列战机凭借过硬的空战能力,为战役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位曾击落59架德军战机、3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的苏联飞行员由衷赞叹:“拉式战机与各种飞机作战表现都非常出色。”
有数字统计显示,有20000多架拉式飞机投入二战战场,其中苏联空军每3架歼击机中就有1架出自拉沃契金设计局。熬过最寒冷的冬天,上演逆风翻盘的好戏,拉沃契金设计局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
“末代螺旋桨飞机”既是巅峰之作,亦是战场绝唱
二战结束后,拉沃契金在拉-5等战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研制出拉式战机的巅峰之作——拉-11飞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备受瞩目的战机在投产之前曾遇到一段小插曲。当时,战斗机发展已步入喷气时代,各国着手研制新型喷气式战机,苏联也不例外。当时和拉-11同时代的雅克-15、米格-9喷气式战机已首飞成功。再装备拉-11这种螺旋桨飞机还有没有必要?这让苏联军方陷入了两难。
最后,斯大林授意,拉-11与雅克-15、米格-9一同生产,装备苏联歼击机部队。拉-11飞机服役后,便卷入到暗潮涌动的冷战对弈中。当时,美国电子侦察机常常潜入苏联领空侦察情报。
1950年4月18日下午5时39分,一架绰号为“狂暴海龟”的美军PB4Y-2电子侦察机出现在波罗的海上空,执行电子侦察任务。不过,这架美军飞机并不知道,苏联空军早已在空中密切观察着他们。
当太阳没入地平线,苏联空军的鲍里斯·多金中尉率领一支拉-11飞机编队,准备拦截这位“不速之客”。在靠近PB4Y-2电子侦察机后,多金下令“将这架入侵飞机迫降”。随后,僚机格拉西莫夫中尉与另一架僚机高速逼近美军战机。
此时,“狂暴海龟”的机长费特中尉自觉大难临头,操纵侦察机向西急转弯,准备逃离。眼见美军飞机即将逃跑,多金立刻下令向PB4Y-2实施警告射击。美军机组人员也操起机上武器开火。
苏军飞行员特扎耶夫驾驶着拉-11飞机,凭借良好的机动性咬住对方,多次进行火力攻击,最后的结局是“敌机急速下坠,并且消失在云层中”。
这次空战胜利,让拉-11声名远扬。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空军飞行员王天保,驾驶拉-11飞机击落敌佩刀式F-86飞机1架,击伤3架,首创世界空战史上用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奇迹。尽管自诞生以来被贴上“末代螺旋桨飞机”的标签,但拉-11用过硬的实战能力达到了螺旋桨飞机的巅峰。
不过,拉沃契金设计局的辉煌没有得到延续。当世界战机发展进入喷气式时代,面对米高扬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等强势对手的竞争,拉沃契金设计局的发展一度举步维艰。拉-11既是拉沃契金设计局的巅峰之作,也是它在飞机制造领域的绝唱。
事实上,拉沃契金设计局也尝试在喷气式飞机的研制项目上发力。拉-150是他们设计的第一种喷气式飞机,但受制于技术短板,研发过程并不顺利。首飞后,拉-150问题颇多:飞机推力不足,稳定性太差,验收时速度、升限、航程等性能参数竟无一达标。
不出所料,拉-150没有拿到批量生产的资格证。之后,不甘失败的拉沃契金设计局设计师又相继推出多种改进型号。然而,幸运光环并没有笼罩在他们身上,在随后的产品竞争中接连失利。
一份资料曾记录了拉沃契金设计局那段飞机制造历史,“拉-152,没有投入生产;拉-147tk,只生产了1架;拉-172,只生产了1架……”显然,身处喷气式飞机时代,他们交上了一张不合格的答卷。
1960年,拉沃契金设计局宣布重组,成为切洛梅设计局的下属单位,代号“第五局”。
拉沃契金设计局的结局让世人不免惋惜,但这一切早有伏笔。早在拉-11列装苏联空军之前,斯大林就与拉沃契金设计局领导层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坦诚告诉我,我们应该装备螺旋桨歼击机还是喷气式歼击机?”
“假如战争明天就爆发,那就装备螺旋桨歼击机;如果一时打不起来就装备喷气式歼击机,因为那是未来!”
与其说,拉沃契金设计局是败给了强大的竞争对手,那不如讲,它是由于战争急需而错过了时代。紧盯实战标准而没能实现及时转身,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这种失败,虽败犹荣!
从“造飞机很有名”到“造飞行探测器一枝独秀”
世人谈及拉沃契金,第一印象是“造飞机很有名”,但对它后期做导弹和航天产品却知之甚少。
被迫重组后,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逐渐转向防空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的研制工作。
1953年10月,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和KB-1设计局(即后来的金刚石设计局)开始联合研制一款S-75防空导弹。作为一种中型防空导弹,S-75于1957年首次公开亮相,并于同年12月定型量产。
问世之后,S-75防空导弹便交出一张闪亮的成绩单:1960年5月,苏联用S-75击落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1962年10月,一架U-2在古巴上空被防空部队使用S-75击落……
不仅是在S-75导弹上获得成功,设计局在洲际导弹领域同样成绩斐然。1954年,为了应对美国的核武器和远程火箭计划,苏联决定启动远程洲际导弹项目。
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接过这个代号为“暴风雨”的项目。随后,第一架原型导弹开始设计,并投入试验。最终,这型导弹凭借多项领先技术载入苏联军工史:装有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配备抗干扰的天文导航控制系统、采用钛合金加工和焊接技术……
在导弹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又顺利进军航天领域。那段时期,苏联航天科学家科罗廖夫领衔研制的E-6号探月器发射失利,他有意寻求其他设计局的支持。最终,科罗廖夫将目光投向了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
尽管盛名不再,但切洛梅设计局第五局依然拥有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也正因为如此,科罗廖夫希望将手中的探月器项目交由该局负责。这样的意愿很快得到时任设计局领导巴巴金的响应。后来,巴巴金在科罗廖夫的协助下,将第五局从切洛梅设计局独立出来,“拉沃契金设计局”这个消失多年的名称重回世间。
这一次,拉沃契金设计局抓住了发展良机,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新型E-6探测器的研制当中。1965年秋,新型E-6探测器的研制工作顺利完成,并命名为E-6M。不久,代号“月球-9”的E-6M探月器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并降落在位于月球风暴洋内的卡瓦列里环形山东北约60公里处。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之后的系列科考中,拉沃契金设计局设计的探测器不止一次地在宇宙星际间穿越,并成功参与了苏联“研究太阳系各行星计划”。如今,经过数十年的积累沉淀,拉沃契金设计局已成为俄罗斯一家举足轻重的军工企业。
曾几何时,拉沃契金设计局饱尝拉-3的失败苦闷,经历拉-11的巅峰时刻,遭遇合并危机,又在航天领域上演绝处逢生的好戏……这些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在塑造拉沃契金设计局强大生命力的同时,仿佛也在向世人昭示:把过去的苦难与辉煌置于身后,眼光始终向前、不断惕厉前行,就能创造出更多新的辉煌。
上图:拉-9飞机。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