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天下军事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克仑会战——

影响二战非洲战场的关键战役


■海 镜

1940年法国沦陷后,纳粹德国已经横扫了西欧。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决定趁火打劫,抢占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以实现自己的“新罗马帝国梦”。

当年7月开始,在东北非的意军相继占领了苏丹和索马里的一些重要城镇。然而,从印度紧急调至东非的第5英印师,与英国军官指挥的苏丹国防军并肩作战,连胜数仗,硬是将意军逼到位于厄立特里亚境内的克仑要塞。

克仑要塞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山上,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主峰及各制高点建有大量混凝土阵地,易守难攻。东非意军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云集此地,依托天险摆出了一决雌雄的架势。

1941年2月初,痛击了北非意军的第4英印师长驱约700英里赶到克仑支援。在此集结的英军中,包括由苏丹的机枪手、印度步兵和英国炮兵组成的“羚羊”突击部队,以及从尼泊尔招募的雇佣军——廓尔喀“弯刀兵”。然而,由于地形不利,再加上意军也十分顽强,英军先头部队强攻10天竟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许多山头得而复失,只好暂时罢兵修整。

此时,“沙漠之狐”隆美尔正准备指挥德军在北非战场发动一场正面攻势,这将危及苏伊士运河甚至影响整个非洲战场的形势。英军必须尽快拿下克仑及整个东非,然后全力保卫北非。

经过一个月准备,英军以周密侦察摸透了地形,英国空军也袭击了意军几座飞机场,夺回了空中优势。

3月15日,战斗再次打响。率先出击的第4英印师付出阵亡8名军官和280名士兵的高昂代价,拿下左翼的两个山峰,解除了意军侧翼炮火威胁。第5英印师立即跟进发起进攻,经过激烈的争夺,终于在3月27日占领了主峰多洛戈罗多克山。

克仑会战是二战中意军伤亡率最高的一仗,也是英军在东非耗时最久、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2.3万意守军被歼1万多人;参战的1.3万英军也伤亡近4000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对决中,每次“拉锯式”抢夺制高点的激战中都发生惨烈的白刃战。驻守克仑的意军虽是非正义和战败的一方,但极其顽强,与占领缅甸的日军、攻陷希腊克里特岛的德军空降兵一起,被英印师并称为“二战中遭遇的3大顽敌”。

除了作战进程可圈可点之外,克仑会战对二战期间的非洲战场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战役牵制住了东非意军主力,为新到东非赴援的英军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两个战场获得全胜提供了战机。英军突破克仑后,东非残余意军接踵投降,墨索里尼在“非洲之角”建立“意属东非帝国”的幻梦彻底破灭。更重要的是,此役过后,英军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北非战场上隆美尔率领的德军,保证了从红海到埃及交通补给线的畅通,这对盟军扭转北非战局乃至夺取地中海战场的优势作用重大。如果没有克仑会战,二战中非洲战场乃至欧洲战场或许将是另外一个局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