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南疆军区保障部精准扶贫助力共建村脱贫攻坚——

贫困村蝶变小康村


■徐 俊 李泉锦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强

夏日的南疆,克孜勒河畔暖风徐徐,麦苗青青。

记者从新疆疏勒县城驱车18公里,来到巴合齐乡四村。平坦的柏油路两侧房舍整齐,干净整洁的校园里书声琅琅,村民们来来往往地忙碌着。

南疆军区保障部官兵还记得,他们第一次来到这个村子时,眼前还是“道路尘飞扬,低矮土坯房”的景象,不少贫困户坐等救济粮,有的孩子辍学在家。近年来,南疆军区保障部从教育、文化、技术、产业、思想等6个方面入手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帮助这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多媒体教室、八一图书阅览室、红星电影放映室、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在四村小学,校长薛俊成向记者细数部队帮扶建起的教学设施。他说,近年来,部队不仅帮助学校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组织学生开展过“军事日”等活动,还积极捐资助学,累计资助学生220人次。

2018年,学校六年级学生穆耶赛尔·麦麦提由于家庭变故,父母想让她放弃学业。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该部战勤计划处政治协理员蒋济聪得知后,主动与麦麦提家结成对子,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如今,麦麦提学习成绩优异,还当上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距离学校不到500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过去曾是一片荒地。去年,南疆军区保障部出资修建文化活动广场,配置篮球架、乒乓球台、健身器材、休闲座椅等设施,方便村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他们还定期在广场开展科技文化知识宣讲,召开村民“脱贫讲评大会”,提高村民脱贫致富积极性。

文化帮扶树新风。在子弟兵的真情帮扶和潜移默化影响下,全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子女教育。近年来,全村先后有46名学生考上大中专院校。

四村村民大多以农业、畜牧业为生。该部结合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种植、特色养殖等绿色产业,同时利用当地日照充足等优势,帮助村民建起蔬菜基地,并促成与当地农业公司的合作协议。村民开展订单式种植,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并负责销售,保证村民稳定增收。

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为此,该部聘请专家向村民宣讲特色养殖实用技术,现地教学庭院生态种植,同时编印发放《特色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生态种植技术手册》。

已经脱贫的艾麦提大叔,正在部队援建的蔬菜大棚里采摘蔬菜。他逢人就讲:“是解放军带领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多措并举精准帮扶策略,帮助四村拔掉“穷根”,顺利脱贫奔小康。该部部长钱有武介绍,摘帽不断帮扶,他们将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防止脱贫群众返贫,向着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继续努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