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本期,我们邀请新疆军区总医院全军眼科中心专家,对5种多发常见眼病进行解读,为官兵提供科学的护眼良方。
近视眼——合理用眼
战士小王今年要考军校,晚上经常熬夜学习。最近,他看书时感觉眼睛十分吃力,看远处也有些模糊不清。经验光检查,小王双眼出现近视。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用眼距离过近,眼睛调节长期过度;用眼时间过长,眼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光线过强或过弱,使眼睛调节过度或痉挛;看书姿势不正确,加重眼睛负担等。
预防近视眼应注意平时不要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建议每工作50分钟休息10分钟,可以极目远眺,放松眼睛;不要在阳光直射下或暗处看书;不要躺着、趴着或走路、乘车时看书;眼部感到疲劳时可眨眼睛、轻揉眼部或闭目半分钟;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胡萝卜等。
结膜炎——重在预防
上士小陈前段时间眼睛突然发红,他一开始没太在意,结果没几天双眼红肿、又痒又痛。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结膜炎,连用三天眼药水,症状才逐渐好转。
结膜炎是接触性多发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春天和秋天为多发季节,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眼红、眼睑红肿、眼痒、眼烧灼感、流泪或溢泪、分泌物多。结膜炎本身对视力的影响并不严重,但是炎症感染角膜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损害,严重的还可能造成失明。
结膜炎重在预防。官兵平时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脸,提倡流水洗脸;不要随意用手揉眼;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浴室、游泳场所;毛巾、手帕等个人物品不要混用,并经常清洗消毒。如果官兵患有结膜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不要乱点眼药水。
眼外伤——及时就医
下士小刘在格斗训练时,右眼眶不慎被队友击中,出现了眼眶周围软组织肿胀、眼内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经眼科医生检查,被确诊为钝性撞击伤。
常见的眼外伤主要有眼眶骨折、眼睑或结膜撕裂伤、泪小管断裂伤、视网膜脱离、眼部热烧伤、眼部化学伤等。其中,眼眶骨折、眼睑或结膜撕裂伤是官兵在训练中的多发常见伤。
官兵平时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生眼外伤,要及时处理。不同的眼外伤处理方法也不相同。若出现机械性眼外伤,必须保持创面清洁,勿用脏手或不干净的布擦捂伤口;若出现开放性伤口,避免挤压和涂擦眼膏,可用纸盒盖等物品简单保护后尽快前往医院;发生眼部化学伤后应尽快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青光眼——趁早防治
近段时间,某团王股长经常感到眼睛干涩、眼眶酸胀、视力模糊、双眼疲劳不适,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患了青光眼。
青光眼的主要症状是眼压高、视力下降伴眼球发胀。持续的眼内高压力会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能全部丧失。青光眼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劳累过度、睡眠不足、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都可能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预防青光眼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其次要劳逸结合,饮食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不要剧烈运动,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物品。此外,还要注意用眼卫生。若官兵一旦确诊为青光眼,要立即住院治疗,防止视功能突然丧失。
眼底病——科学治疗
某团徐政委患有高血压,最近他发觉自己左眼视力下降,来到医院就诊。眼科专家进行检查后,发现他是由于眼底血管阻塞引起的出血,经激光与药物治疗后转危为安。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病变、玻璃体病变、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其他各类眼底血管病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功能损害较大。眼底病成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贫血、高度近视病变等。眼底病的发病人群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视力下降,甚至无光感;二是视野缩小或有暗影。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遏制眼底病蔓延的主要方法。中年人群和“三高”人群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旦确诊为眼底病,要通过物理、药物和激光治疗对症施治,防止眼底病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