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个人三等功奖状、一次母亲来队的偶遇、一个善意的谎言,小品《军令状》的故事在诙谐幽默的情境下徐徐展开:战士陈广在与暴恐分子的英勇搏斗中负伤,从小便是家人“掌上宝”“心头肉”的他,没想到母亲突然来队探望。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班长、报道员“刘大喇叭”轮番上阵掩饰他受伤的情况,最终在误会、理解、认同的多元戏剧化情节中,烘托出“父母支持孩子上战场、打胜仗”的鲜明主题。
自4年前首演,《军令状》便成为武警部队文艺轻骑队的“保留节目”,至今已巡演上百场。“这个节目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来自武警官兵火热的强军实践,接地气、说的是兵的事儿,抵人心、鼓的是兵的劲儿。”小品的创作者、编剧马晓光说,“而且在编创演出过程中,我们立足原创、追求精品,保证了节目品质。”
2015年,马晓光深入南疆反恐一线,搜集素材,了解到“反恐勇士”李波的事迹。在一次惊心动魄的反恐处突行动中,李波的左脸被暴徒用砍刀划开一道12厘米长的口子。马晓光问他:“你给父母讲过战斗经历吗?”李波回答道:“要遵守保密纪律,不能讲。怕父母听了心疼,不敢讲。”
李波质朴的语言和内敛的情感打动了马晓光。他很快便以此事为素材,创作出小品《军令状》初稿。随后,在跟随部队一起执行任务中,马晓光不断在思考:节目是否彰显了武警部队职能使命特点?是否找准了基层官兵生活亮点?他聚焦兵味军味战味,不断精研细磨,让这个作品一步步向精品靠近。
那年冬天,马晓光跟随武警部队野战文化小分队到新疆巡演。在《军令状》故事萌芽诞生的边疆热土,笑中带泪的小品激发了边疆将士的强烈情感共鸣。
首演成功后,《军令状》被不同地域的武警部队文艺工作者多次搬上大大小小的舞台。今年年初,武警部队忠诚卫士文艺轻骑队受命出征,《军令状》因其凝心聚力、振奋精神的特质,被再次演绎诠释。
武警北京总队军乐团主持人徐丽娜,在《军令状》中饰演士兵陈广的母亲。“我也是一名母亲,我的孩子碰破一点皮,我都要心疼半天。节目中,孩子受了伤,母亲仍然支持他上‘战场’,这是种什么样的感情?”徐丽娜坦言,品读剧本和排练之初,她并不能充分理解节目中陈广母亲内心的纠结和情感的转变。
当来到任务一线,看着年轻士兵黝黑的皮肤、淳朴的笑容,徐丽娜不由回想起自己的“兵之初”。自己是独生女,参军入伍时才十几岁,母亲送别时,眼中深藏不舍,说出口的却只有一句话——到部队好好干。
和平环境中的“好好干”和战场环境中的“打胜仗”,都是士兵母亲最朴素的家国情感。在任务一线,徐丽娜近距离与基层官兵接触:同在一个饭桌吃饭,听战士们讲述练兵备战的故事;同上训练场,看着他们黝黑的面孔上亮晶晶的眼睛,握住他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徐丽娜说,“我理解了自己的母亲,也读懂了陈广的母亲。”
在某野外训练场演出时,徐丽娜迸发难以抑制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流下热泪:“你是妈的独苗,可你那些战友哪个不是家里的独苗,是独苗咱就不打仗了吗?是独苗咱就不上战场了吗?是独苗咱就不往前冲了吗?妈要是真担心你,就不送你来当兵了,妈最担心的是你上了战场打不过人家!”
“妈,儿子给你立下军令状,上战场,打胜仗!”舞台上,陈广高声喊出这句铮铮誓言。舞台下,更多的“陈广”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上战场,打胜仗!”的呼喊声响彻训练场。这部从士兵角度出发、演绎新时代军人家国情怀的精品佳作,一如既往地激扬着官兵的强军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