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关于儿童的报道多了起来。看后感触最深的,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日记。日记中说,晚上梦到隔离解除了,同学们像燕子一样飞到教室、操场和田野,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好像要把几个月来没有吸到的鲜氧都补回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次寒假确实长了些。好在互联网提供了全新课堂,学校停课不停学。老师在网上讲课、批改作业,通过微信群了解学生身心情况;孩子们按时上网完成学业。最近有了好消息,京津冀等地的中小学即将陆续返校复学。一位小学校长撰文《我召唤花季的孩子们》,感慨这段特殊时期的教与学,让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孩子们也变得更加坚强。一大批教学骨干当主播、上抖音,玩起了微课宝,连说话的口气都向“后浪”靠拢,这怎不令孩子们开心?
儿童处在欢乐的花季,童心最是纯真。如明末思想家李贽所言:“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这种童心未受外界干扰,没有任何杂质,没有一丝伪装,没有一点势利,纯洁天真又生机盎然,像春光中百卉萌动般美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人高鼎的《村居》,描述的就是这种美妙的心境。
童心反映的不仅是年龄,也是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每个人都应努力保持。汪曾祺写过一篇《齐白石的童心》,说见过白石一帧册页,内画淡蓝色藤花数穗,蜜蜂在花间飞舞,还作了颇长的题跋,画和题跋极有风致。汪曾祺还说,此画之美,在于有一片温情,一片童心。第一流的画家之所以高出平庸的画家,往往区别就在于此。汪老还借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中一名老作家的话——“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些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追求:“我希望我能像这位老作家,童心常绿。”
疫期宅家赋闲,读了汪曾祺《人间草木》等几本小册子。透过书中一个个生活片段,看到了作者人生漫漫、饱经世故,依旧一腔赤诚。不论是在敌机的轰炸下,还是在紧张的工作中,哪怕是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塞外坝上,他都未泯品味美食的兴致,更没有影响对书画演唱的热爱。掩卷沉思,他生活中看重的不只是品味美食,对文学艺术的执著也是其表,包容万物的宽厚,友善天地的慈悲,笑对人生的豁达,才是其深厚的内涵。而这些,与他的“童心常绿”当是密切相关吧。
这样的例子,典型的还有金岳霖。金岳霖少年得志,天赋异禀,16岁便考入清华学堂,25岁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31岁任清华大学教授。后与同事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将现代逻辑学引入中国。冯友兰评价:“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另有文章介绍,金岳霖在生活中确属“老顽童”一枚,对格外钟情的斗鸡游戏总是乐在其中;而做起学问来又自律性很强,一旦投入便达“只读圣贤”的境界。“越名教而任自然”与“自律性很强”集于一身,看似矛盾,其实相辅相成。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社会充满美好,也存在阴暗。要成就事业,就要虚心专心,该坚守的,矢志不移;该放下的,扔得干干净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复杂纷纭,循环往复又回归老根,而要把握事物变化的根本之“道”,就要内心清静、甘于淡泊。在五光十色的社会面前,只有“虚壹而静”,才能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不为恩怨情仇所缠,不为闲杂无聊所扰,一心追逐心中的梦想。
由此看来,人世间最大的心胸,当属童心;最强的心劲,是恒心。凡事业有成者,无不是二者统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