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延安歌声


■褚振江

前不久,笔者赴延安参观见学。一周时间里,当年抗战时期的延安歌声不时萦绕耳畔心间。

歌声承载记忆,也刻录历史。当年的延安,真可谓“歌咏之城”。从旭日东升的清晨到夕阳西下的黄昏,甚至月朗星稀的夜晚,皱折横亘的黄土高原歌声飞扬,给唱者与听者都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也是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那悠远而热烈的歌声,闪耀的是革命精神的光芒,锤炼的是百折不挠的英雄品格,砥砺的是坚定的精神信仰。

歌声展现精神气象,也抒发战斗豪情。在那个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年代,延安的歌声唱出了救亡图存的最强音。歌声与行动同步,歌声和战斗同行,有的歌曲直接催生着战斗力。如《到敌人后方去》,把战略思想、战术动作、战斗任务、战斗目的唱得明白清晰。大家一边歌唱,一边落实。《游击队歌》,唱出了游击队员的机警灵敏和英勇善战。其他紧密配合任务的战歌、进行曲,如《反法西斯进行曲》《团结就是力量》等,大都是蘸着炮火烽烟而写、迎着枪林弹雨而唱。这些歌曲像节日的焰火装点着天地,像声声炸雷响彻天空,寄托着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情怀。

歌声抒发情感,也提振军心士气。延安的歌声唱出了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英勇与担当。一曲曲救亡图存的不屈战歌,在抗日根据地凝聚起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磅礴伟力。

作为抗大传人,当我在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前,动情领唱“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同学们努力学习”的那一刻,不禁心头一热,思绪翻飞。

这首诞生于1937年,由毛泽东倡导,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凯丰作词,青年作曲家吕骥谱曲的抗大校歌,穿越时空,至今仍然是国防大学的校歌。激昂的旋律曾使仁人志士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引领着他们义无反顾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行列之中。

抗大的校歌,也是抗大的誓词。对于有过抗大经历的人来说,黄河之滨是他们生命记忆中的永恒。当年,抗大除留下部分师生组成三分校在延安继续办学,总校连同陕北公学等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由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副校长罗瑞卿率领,深入敌后办学。离开延安时,学员们背上背包依依不舍,一边唱着《延安颂》,一边不停地回望……

那时的延安,是抗日的中心、革命的灯塔,吸引了无数进步青年来此寻找救国的真理和人生的光明。当年,一个19岁的女孩也在这里找到了一种敞开心扉的方式。她就是《延安颂》的词作者莫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另一位年轻人来到这座被歌声环绕的古城,陪伴他的还有一把用了多年的小提琴和一本《世界名曲集》。他就是后来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旋律的音乐家郑律成。两个年轻人共同谱写的红色经典歌曲《延安颂》,成为当时激励千百万抗日志士献身疆场的精神武器。

抗战歌曲,是抗战精神的载体。血与火的斗争,催生了一批“标志性”歌曲。比如著名的《黄河大合唱》。1939年2月26日,时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到边区医院看望诗人光未然,并表达了再度合作的愿望。于是,光未然放弃了创作长篇诗歌《黄河吟》的想法,仅用5天时间就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的歌词。3月26日至31日,冼星海在鲁迅艺术学院的一个小窑洞里完成了这部旷世之作。这首气势磅礴、写实性极强的歌曲,唱红了延安,传遍了敌后,曾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投身抗日战场,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民族尊严。

延安歌声还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传统,那就是陕北民歌。“信天游”唱起来粗犷快意,“蓝花花”唱起来悠扬柔美。这些民歌多半是歌唱爱情,诉说别离,控诉旧社会的剥削压迫的,如同一种精神的高蹈和心灵的寄托,在演唱里闪烁着异彩。在那个激情飞扬的年代,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能在这块黄土地上找到共鸣。歌剧、话剧、京剧伴着当地的“信天游”,让延安沉浸在蓬勃乐观的革命氛围之中。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回味延安歌声,让我们启示良多。那些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文艺创作者只有担当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才能不断发掘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谱写出情感饱满、恢宏壮阔的时代经典。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