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流军队呼唤一流“军中工匠”


■夏一博 赵镜然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老旧电视机经常不出影,破旧收音机时常不出声,结果拍打几下就好了。这大多是巧合,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一敲打正好接上了。

部队老技师也讲,过去一些老旧武器装备因为技术、制造等原因,经常发生短路、掉线、滑丝等故障。有的技师能力水平一般,维修时总是“上边拍拍,中间敲敲,下边打打”,偶尔也能侥幸修好。

如今,这种“敲打型”技师越来越少了。因为,现在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更加先进智能,一台设备的零部件数量动辄上千甚至几万个,精密程度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线路密密麻麻、元件林林总总。一旦受损或出现故障,检修必须更精准、更精良、更精细,凭的是精益求精的真本领、细功夫,靠“敲打”、凭运气是过不了关的。

虽然“敲打型”技师没有立足之地,但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本领弱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惕。试想,面对越来越高精尖的装备设备,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排除故障仅靠敲敲打打,不要说手到病除,可能连“病因”都找不到,甚至还可能“敲”坏设备。若在战时,战损的武器装备不能快速“起死回生”,就可能贻误战机、错失良机,造成更大损失,甚至影响战局胜负。

工人没有匠心,难成大国工匠;技师没有匠心,难成一流“军中工匠”。匠心贵在专心,难在恒心,重在用心。越是先进的装备,操作往往越简单,但内部构造却越复杂。知道“怎么按”容易,知道“按了不灵怎么办”很难,做到“一摸准”“一口清”“一笔成”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日积月累、久久为功。某合成旅“模范修理连”官兵常年灰里来、泥里去、油里滚,坚持“苦字面前不摇头,难字面前不低头,死字面前不回头”,铆在战位、勤学苦练,培养了一大批全能型、打仗型技术能手。

一流军队呼唤一流“军中工匠”,信息化战场离不开专家型技师。“军匠”技能的高低,关系装备性能潜能的发挥,影响作战效能的实现。航空兵某旅一名无线电技师不放过装备的每一个瑕疵,飞行员都赞叹“飞他修的飞机,我们最放心”;陆军某旅一名坦克维修技师,精通8种主战装备底盘维修,练就了诊断排障的一手绝活……这样的战鹰“良匠”、铁马“神医”走上战场,武器装备维修就有保障,部队恢复战力就有底气。

打仗就是打保障。独具匠心方能独领风骚。未来信息化战争对抗性强、激烈程度高,武器装备受损几率大,需要更多身怀绝招、能修善战的大拿、高手、行家。牢固树立战保一体、能打胜仗的理念,在攻坚克难、百炼成钢中锻造一流技术,在战火洗礼、实战检验中锤炼保障水平,努力实现从“跟在后面修”到“冲在一线保”的飞跃,方能在炮火硝烟中冲得上、修得好、打得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