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寄语】
在理想和成功之间,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行动。
“白翻译,再坚持一下,翻过这座高山我们就到达界碑了。”3月下旬,我迈着艰难的步伐,顶着凛冽的寒风,忍着缺氧的头痛,经过6个小时踏雪巡逻,终于登上了海拔49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某山口。那一刻,我内心充满激情:自己终于实现了试用期内走遍防区所有山口的誓言。
吐尔尕特边境会谈会晤站地处帕米尔高原,海拔3515米。这里空气稀薄,紫外线强,四季积雪不化,空气中含氧量低,陡峭艰险的巡逻路让人胆战心惊。
苦地方、险地方,干事创业的好地方。从小向往军营的我,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为了能够与边防军人为伍,我义无反顾地走进雪域边关,成为这里唯一一名女文职翻译。
记得站领导曾对我说,要成为一名合格翻译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多到实地掌握边防实情和各类数据,这样在会晤中才能做到“事事通”“问不倒”。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定下试用期内巡遍防区所有山口的目标。
站在边防线上,我第一次参加巡逻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时,我从未有过高原巡逻经历,颇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只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我很快尝到了苦头。巡逻路上,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严重缺氧加上超负荷运动,我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喘息声越来越重,腿更像是灌了铅似的举步维艰。
“班长,能不能休息一下?”“班长,走了多久了,是不是快到了?”……再后来,我无力多说话,只能用手抓着前面官兵的背包,机械地挪动着脚步,出发前的激动兴奋荡然无存。
第一次的巡逻经历给我敲响了警钟。此后,为了更好地完成巡逻任务,我开启了训练补课计划,按照“分级适应、逐层提高”的思路,先后在海拔3000米、4000米、5000米的训练点开展训练,逐步锻炼对高原的适应度。在站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我的体能素质达到了“高原标准”,拿到了执行巡逻任务的“资格证”。
试用期内,我按照计划顺利完成了所有山口巡逻任务,在祖国边防线上留下了一串串青春足迹。“某隘口距离✕✕公里,边境线长✕✕米……”这些亲历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开展会晤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边关再远,也需有人驻守;海拔再高,也高不过使命。试用期满,意味着军旅人生新的开始。我将永葆这股热情和干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