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荣誉来到官兵身边


■窦  凯  张一帆

一段时间以来,新疆军区某红军团积极探索开放式荣誉室建设,重构红色文化新载体,让荣誉“走出”荣誉室、来到官兵身边,让官兵感受深刻、受益良多。

两年前,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官兵反映的荣誉室空间狭小、设施老旧、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引起该团党委高度重视。随着主题教育的推进,“如何发挥连队荣誉室教育载体作用,整合红军连队的红色资源,增强主题教育实效性”,成了该团某次政工会上的重要议题。

“为什么不能把‘荣誉’搬出来,因地制宜建设开放式的荣誉室?”政治工作处主任陈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让连史走出‘纸本’,展示在楼道里,官兵上下楼间便可感受连队发展、追溯红色历史”“可以把连队‘荣誉墙’‘功臣榜’‘战史簿’放到走廊里,让红色文化润物无声”……一阵热烈讨论后,他们整理出20多条可行性建议,让荣誉室改建方案更加细致完善。

“把连史写在官兵身边,让荣誉摆在官兵眼前”,这个创新又“走心”的思路,赢得官兵支持。该团决定以“猛虎三连”为试点,展开基层开放式荣誉室建设的探索。

如今,官兵一走进“猛虎三连”,便可看见4面“连史墙”,分别对应“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个历史时期。沿着宿舍楼道,可见墙上贴有一条长城造型的时间轴,以清晰脉络记载该连自1934年创建至今的重要历史节点。

战士们反映,连史墙把连队历史脉络以时间轴的形式立体呈现,让大家学习连史更加方便,感觉那些光荣历史仿佛时时在自己身边。“刚到连队,我就被连队的连史墙‘圈了粉’。”三连排长张旭阳,对自己刚来连队报到时的场景印象深刻,毫不掩饰他对“连史墙”的喜欢。

在“连史墙”建设过程中,如何校对、完善连史图文资料是个难题。参与建设工作的三连原指导员姜明德,除在师史馆里对照师史、团史进行细致考证,还通过电话采访到多位曾参与团史编写的离退休老兵,得以校对了相关史实。

“这上面记载的,就是我们现在唱的连歌歌词。”上等兵李鑫指着文物柜里的一张泛黄的纸张说道。之前,三连的连歌一直都是代代官兵口口相授。由于只有歌词、没有曲谱,大家的唱法有所出入。

“连歌凝聚着连魂,是连队精神的传承,不能永远躺在柜子里。”在完善连史过程中,姜明德下定决心,要让连歌“活”起来。几番辗转后,他联系到了两位耄耋老兵——老营长候玉荣和老指导员景树杰。两位老兵在电话里为官兵演示了连歌的正确唱法,还在姜明德寄去的连史修改稿上,更正了一些人物事迹,并提供了一些历史照片。上等兵李鑫入伍前就读于某音乐学院,他根据老兵演唱的连歌录音,运用专业知识为连歌制作了歌谱。

“攻如猛虎/战无不胜/使命我扛在肩上/光辉的旗帜指引着我/无私为国戍边防……”连旗柜前,“猛虎三连”的新兵正在进行入连宣誓仪式,年轻士兵的歌声在楼层间回荡。

“连史上记载的荣誉琳琅满目,为啥荣誉室里摆放的荣誉奖牌、奖杯却没那么多?”以前参观荣誉室时,不少同志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荣誉室改建前,我们连有着‘荣誉太多放不下’的苦恼。现在,这一苦恼不存在了。”连队门厅的数字展示牌前,上士陈德峰划着屏幕、浏览着一块块奖牌。

“猛虎三连”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红军连队,斩获的荣誉数不胜数。但是原来的荣誉室空间有限,连队便只摆放了一些近期荣获的奖牌、奖杯,将往年的“荣誉”都“封装入库”。

荣誉室改建期间,他们从库房整理出连队历年荣获的奖牌、奖杯,经过拍照后,按年份、等级把图片导入数字展示牌里,并与连史中相应人物、事件资料之间建立链接,方便官兵点击查询,解决了“荣誉太多放不下”的问题。这也让原先的室内荣誉室宽敞了许多。他们将其重新装修,将“攻如猛虎英雄连”连旗和文物柜陈设其中。室内荣誉室作为连队入连宣誓、退伍仪式等活动场所,与楼道、走廊、俱乐部等处的荣誉板块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更加起到承载历史、展示光荣传统的重要作用。

开放式荣誉室教育实效的最终落脚点,是激发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热血情怀。那一个个代表荣誉的物件,其背后的故事扣人心弦。该连根据修订后的连史,梳理了100个连史小故事,并策划了广播节目《连史上的今天》,由全连官兵轮流讲述连史故事、分享体会。负责广播策划的三连排长方玉玺说:“感人的故事、生动的场景描述,加上背景音效的渲染,一个个精彩的广播节目让战友们在感悟光荣传统中强化使命担当。”

上图:“猛虎三连”在连史墙前组织党团活动。 贾国梁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