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中国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


■张晨光  秋银朋

近段时间,一部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走俏网络,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极大兴趣。影片讲述了一位外国历史学家来到中国,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强烈好奇,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纪录片中的外国演员用莎士比亚戏剧腔朗读了杜甫的诗文译作,让人们见证了中国文化跨越国界、不分种族的恒远魅力。

近年来,在国际影视市场除了涌现出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优秀外语纪录片,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出现在西方电影中。不少西方电影用如梦似幻、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丰富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满足世界观众的观影需求,提升全球票房收益。《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以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中国功夫为故事主线,在全世界掀起一阵中国功夫热潮。电影《花木兰》以中国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蓝本,塑造了忠孝节义、受人尊敬的女性形象。《功夫之王》《龙牌之谜》等电影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具有浓浓中国味的东方文化色彩,清晰地打上了中国文化烙印。在国外一些大制作电影中,中国的自然风景、饮食服饰、历史传说等内容的呈现越来越丰富,长城、功夫、太极、庭院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受到海外观众的热捧。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努力,也正产生越来越积极的影响。一部部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电影,逐渐被国际市场接受、获得认同。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剧情上“带着地球去流浪”的设定,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园的文化认知,也表现了中国人民面对世界性灾难时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信念,实现了对国际电影市场的新突破。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彰显中华美学的独特风范,登陆外国院线后,在一些地区创造了华语影片的新纪录。《战狼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中国动作大片精彩演绎了中国军人、公安干警维护和平、崇尚正义的精神风采和价值追求,在全球引发观影热潮。

中国文化悠久绵长,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产品,是建构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从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来看,很多作品还只是停留在中国文化的表象,并没有真正挖掘出其深层内涵。当前,中国电影不仅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还要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元素,为时代画像,用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吸引海外观众,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