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人家庭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光影间爱意融融


■黄远辉

妻子本不会做饭。我生日那天,她执意要下厨为我做一碗长寿面。望着她手忙脚乱地在厨房里折腾,我悄悄拿出手机,拍下那个场景,不料被她发现,引来一阵轻声呵斥。

应声而逃的我,回到房间,一边查看刚刚拍摄的照片,一边等待妻子的长寿面。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把那碗品相着实一般的面条摆上餐桌。还没等我尝一口,她便要过我的手机,开始“审核”那张下厨照。

妻子并非不爱拍照。相反,她一直是我这个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主角。我们第一次约会,似乎就和拍照结下了缘。当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上学,约好周末一同去郊外秋游。满心期待的我,特意带上刚买不久的相机,想着在记录美好的同时,也能给她留下个文艺青年的好印象。一路上,我们并肩而行,相谈甚欢,几乎忘记了相机的存在。直到我先行通过索桥,转身看到她正一摇一晃朝我走来,这才想起打开背包,端起相机。恰巧镜头里的她,正抬眸看我,长发飘动、笑容甜美,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已然“沦陷”。

妻子是典型的南方姑娘,心细情深。毕业,意味着我们即将开启异地恋爱。临别之际,她送给我一个棕色的钱包。钱包里,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她在校园宿舍里的自拍照,俏皮可爱;一张是我骑车载她,她在我后背的偷拍照。两张照片饱含我们在一起的回忆,被我视若珍宝,至今带在身边。

我留给妻子的照片,大多是我休假时我们的合照。对于每年那段朝夕相处的时光,我们格外珍惜。我们约定有生之年要一起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到一城,我们会走街串巷,寻找最美的景色,架起三脚架、摁下快门。沙漠绿洲、天空之镜、黄浦江畔、洪崖洞……细细数来,我们已经在不少地方留下足迹,存下数百张照片。其中,在“西北大环线”一段拍摄的照片,妻子最为珍爱。几年前,我跟随部队远赴大漠戈壁,引来妻子一阵羡慕。后来,愿望成真,她自是喜不胜收。

渐渐地,妻子也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她利用闲暇自学技巧,时不时还与我交流切磋。正所谓爱屋及乌,我明白,在这共同的爱好之下,更多的是她对我的情意。

在我们相恋5周年的那天,我提前把这些照片剪辑到一起,准备好钻戒玫瑰,秘密上演了一场“求婚大作战”。一曲《可爱女人》唱毕,大屏幕上出现了我们的照片……四目相对,我看见了她眼中的光芒,她读懂了我还没表达的内心。千百个相互依恋的日子,早已让我们认定彼此。即使深知军恋不易,她也未曾犹豫。接过玫瑰、戴上戒指,她告诉我,她愿做一名军嫂。

对我们而言,照片不仅是爱情的见证,亦是化解危机的良方。在为数不多的几次情感“风波”中,它们扮演了定海神针的角色。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我在连续几个月外训之后,又一连几次见面失约。妻子找我理论,我因工作闹心,赌气不去哄她。我们冷战数日,最终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思念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我忍不住翻开手机相册,选取一张合照,发送给她,配文:晓看天色暮看云。不承想,千里之外的她也尚未入眠,回复:你那张丑脸泛起微笑,并配图为证……悄然间,风波平息,爱意融融。

在当下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我和妻子也开始尝试拍摄属于我们的Vlog(视频网络日志)。遇到重要时刻或者值得纪念的事件,我们会事先开个“研讨会”,有模有样地策划制订拍摄脚本。渐渐地,我们形成了共识:不用刻意设计,只需要做到真实记录,未来再看便已足够珍贵。镜头之下,光影流动,生活的温馨与美好似乎也被放大。去年,我和妻子领证结婚。我们把在婚礼上拍摄的短片发给朋友们,大家纷纷点赞祝福。

随着时间的流淌,妻子与我已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单位里一直有为新人拍摄军营婚纱照的传统。妻子得知后,表示也一定要拍摄一组。问其缘由,妻子说,在她看来,如今部队不仅与我密不可分,也成为她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言语之中,情意满满,击中我心。

“咔嚓!”眼前,妻子正拿着手机与我合照,记录下生日吃长寿面的温馨一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