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哥,我们看你来了。”曾婧轻轻地将一束千日红放在陈林的墓碑前。接着,她拿出自己写给陈林的信。陈林走后,她每年给他写一封信,这是第12封。
朝霞映照下的湘江,火红一片。墓碑上的照片里,年轻军人陈林英气十足。
“爸爸!”女儿雯雯脆脆地叫了一声。
这声呼唤,让曾婧差点落泪。
2005年夏天,在四川地质勘探部门工作的曾婧,去峨眉山顶峰的金顶看“金顶祥光”。那天,她刚到万佛顶时,突遇阵雨。正想避雨时,一把伞撑在了她头顶。她转身一看,是一个帅气的男孩。聊天中,曾婧得知他叫陈林,是一名空军,利用休假来峨眉山旅行。
夏日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后的峨眉山上空,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镶着金边的绚丽彩虹。阳光下,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披上了金色的大氅……
“好美!”陈林与曾婧大声欢呼。
两人结伴下山时,已交谈甚欢。分别时,陈林鼓起勇气去花摊买来一束千日红,红着脸送给曾婧。曾婧迟疑了一下,羞赧地收下了……
陈林曾担心,自己无法给曾婧富裕稳定的生活。曾婧却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军人身上的阳刚与担当。陈林说,可能今后陪她的时间不多。曾婧笑了,说:“那咱俩就先试试呗!”
一场军恋,童话般展开了。
曾婧的闺蜜曾问她,感觉怎样?
“刚开始时,真的不错。一起走在路上,别人看到一身戎装的陈哥,会投来赞赏的目光。”可时间一长,曾婧感觉这段军恋像连着线的风筝,虽然线一直牵在手里,却因为难得见面,仿佛似有似无……曾婧说:“爸妈要我慎重,但我还是想选择他。因为,他对我真的很好,走路总会牵着我的手,把我宠得像公主。更重要的是,他能包容我的任性,我感到很幸福。”
2006年,曾婧与陈林牵手走上婚礼的红地毯。婚后,陈林通常周末回家,有时候也会因为执行任务回不来;曾婧常去外地工作,两人有时候一两个月见不到面。曾婧知道,陈林飞行训练很辛苦。因此,她会提着炖好的老鸭汤去军营看陈林。她曾想象着,和陈林在花前月下说说情话,等有时间了,一起去成都锦里小吃街吃碗担担面、喝碗酸辣豆花……她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比隔山隔水地说“我爱你”更实在。军恋里难免艰难和无奈,但她不后悔嫁给军人。
2007年,女儿雯雯出生了。雯雯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也让曾婧在柴米油盐的风雨中饱尝辛劳。陈林不在身边的日子,曾婧自己扛煤气罐、做饭、深夜陪女儿打点滴……一次,陈林要去执行任务,曾婧给陈林留言:“等你回家。”任务结束,陈林心疼地拥着曾婧说:“能娶到你,真幸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后的山区,云遮雾盖,气流不稳,对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来说风险极高。5月31日,陈林随直升机去执行救援任务。如同此前丈夫飞往震区救援一样,曾婧的心,随着在峡谷中颠簸飞行的直升机,忽高忽低……
那一次,陈林再也没有回来。返航途中,山谷里突然天气骤变,陈林所在机组5名人员全部遇难。陈林留给曾婧的,仍是5月12日他离家时的背影。
当曾婧手中接过颁发给陈林的一等功勋章时,她真切地感受到,陈林已离她而去。她再也听不到他说“能娶到你,真幸福”了……
在株洲军分区官兵的帮助下,陈林的遗骸从成都迁葬到湖南革命陵园——湖南是陈林从军出发的故乡。从此,曾婧将对陈林的思念,寄托在每年写给陈林的信里。
“陈哥,当初你说很快就会回来,可你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你知不知道娃娃想你得很。”
“小时候,娃娃总问爸爸去哪儿了。她还说,要去找你。我简直不晓得该怎么回答。她还拿我的手机给你打电话,问你什么时候回?她还说都不要你给她买嘎嘎(四川话是吃肉的意思)了,只想要你早点回来。”
“我问她,爸爸在哪里?她指着天空告诉我,飞机。我又问她,爸爸回来不?她说,回!哥,你听到了吗?我相信娃娃说的,因为她常在梦中喊‘爸爸’……”
“我知道,父女总是连心的。”
12年后,陈林离去的伤痛,在曾婧心中慢慢平复,但她对陈林的思念仍然刻骨铭心。陈林当年在峨眉山上送伞的情景,那天山顶雨后绚丽的彩虹,陈林笑起来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之前,你说等咱们都老了,就在家里种种花,给雯雯带带孩子。可现在你走了,谁来和我一起实现这个愿望?”抚着碑上“陈林烈士之墓”几个大字,曾婧忍不住红了眼眶:“妈妈说,来生咱俩还会在一起。好,我相信。你也一定要记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