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青春之花因拼搏而绽放


■川藏兵站部某运输连上等兵  罗  惠

近段时间以来,各单位结合重大任务、主题教育和演训实践嵌入式组织“奋斗强军”故事会,鼓励官兵积极登台,用兵言兵语讲述强军事业新成就、练兵备战新典型、官兵成长新变化,激发了广大官兵投身强军、矢志打赢的壮志豪情。本期开始,我们摘登部分优秀故事,以飨读者。欢迎各单位积极荐稿。投稿邮箱:jfjbqjwh@163.com。——编  者  

在故事的开始,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何为奋斗?”

在我看来,奋斗是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全力以赴。我的理想,就是在这个追梦的新时代,做一个“可爱的人”。2018年,我放弃大学毕业后找到的工作,第三次报名参军入伍,终于圆了从军梦。但是当我真正穿上军装后,我才明白,军装在让你英姿飒爽的同时,也代表着你要承受非同寻常的磨砺。

3个月新训结束,我身边的“战友”多了一辆运输车。刚开始,很多人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把它开动。毕竟在这个“大家伙”面前,女兵显得如此柔弱和娇小。我开始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反复训练……虽然皮肤晒黑了,但我的身体也更结实了。我搬得动电瓶,换得了轮胎,驾驶技术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去年5月,我们踏上了高原驻训的征程,开始驾驶复训。高原道路驾驶不比内地,突发情况较多:呼啸而过的“大天龙”(指地方牌照的大运输车)、突然闯出的牦牛、来不及躲避的落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复训经历,是翻越怒江山。道路一侧便是悬崖,让人望而生畏,数不清的回头弯更是让我有点吃不消:弯道转快了,会出现占道的危险行为;转慢了,又跟不上前面的车队。原本氛围很轻松的驾驶室,随着海拔的陡然增高变得静默了。我一言不发地紧握着方向盘。教练员因为担心话说多了让我慌张,除了必要情况也都沉默着。终于,好不容易将车开到了海拔4400米的邦达兵站,我又出现了高原反应。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开车原来这么难,可以让我直冒冷汗。不过,也正是那次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高原运输兵这个岗位,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驾驶技术,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把这个专业学到精之又精。

去年11月,接到临时通知,我们女子运输分队将执行组建以来的第一趟进藏运输任务。这让我们兴奋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心。兴奋是因为,可以完整地跑一次川藏线;担心是因为,在前方是海拔5100米的东达山、川藏天险觉巴山以及以滚石、水毁著称的海通沟……凭我们现有的驾驶技术,真的能征服这条以险著称的川藏线吗?

果然,困难还是来了。在我们车队经过一个回头弯时,5号车突然动力不足、速度变慢,随后的6号车立马采取紧急制动,在千钧一发之际停住了车。我作为“尖刀车”也没好到哪里去。在折多山上,三次起步熄火后溜,有一次差点就与后面的车来个“亲密接触”。果真应了老兵常说的那句,“上了川藏线,那便是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

本以为有了这些“插曲”,后面应该会顺顺利利,可谁承想,又是邦达兵站,又是高原反应。这一次的高原反应,严重到让战友黄陈吸上了氧气。看着黄陈痛苦的表情,我不禁开始后怕:如果不是在兵站,而是在路上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海拔太高,不断出现耳鸣;氧气稀薄、空气湿度不够,大家难受得整晚睡不着觉。但是,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所有人依然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还记得那天,我们同昌都军分区的战友一起卸物资的场景。大家默契配合着,脸上全是笑容,心情很是激动。老兵们听说物资是由我们女兵千里运输而来,都对我们夸赞不已。

当任务结束,拉起手制动、熄火下车的那一刻,我们除了自豪,更多的则是感动:我做到了!女兵分队做到了!

川藏公路通车60多年来,我们是第一批女子高原驾驶员。我们虽然没有同龄女生那样肆意张扬的青春,但我们用行动回应了质疑,用拼搏战胜了挑战。

经历了这些,我发现军营里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这身军装,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万丈,还有女兵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的自信和担当。

汽车兵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们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在雪域高原奋斗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年轻战士,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向川藏线上的老驾驶员看齐,和他们一起,让梦想照进现实!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