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八一评论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画一条更长的线


■颜君慕

一位哲人说,要想使一条线变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旁边画一条更长的线。这就是比较的作用,“比其大小,与其粗良”,没有比较就看不出高下之分、优劣之别。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面对的是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一清二楚。疫情暴发之初,中国处于疫情的“风眼”,也处于舆论的“中心”。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刻意将中国描绘成“至暗时刻”,甚至称之为“切尔诺贝利时刻”——言下之意,疫情不仅会重创中国的经济,也将重创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对此,有良知的西方人也看不过去。著名记者伊恩·约翰逊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对中国政治体制充满成见,让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做法给他们国家带来的可能价值和意义。”

两三个月过去,中国画了一条“更长的线”,为世界树立了战“疫”的“中国样本”。举国奋战,全民一心,我们不仅以强有力的举措取得了本国抗疫的阶段性重大成果,更以跨越国界的爱心与行动,回馈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深情厚谊,传递着“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东方欲晓,春回大地,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让世界刮目相看。

生活中的比较无处不在,只要有两条“线”的地方,就会有较长论短。善与恶、美与丑、轻与重等,都是比较出来的。从“高鸟相良木而栖”,到“贤臣择明主而佐”;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到“其不善者而改之”,都是人们在比较之后做出的选择。更甚者,大到社会发展规律,乃至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兴亡成败,人们也往往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而且习惯于从细节中发现大逻辑。

国民党将领张治中曾是蒋介石的亲信,1949年率南京代表团到北平与我党和谈。有一天,他去故宫参观,不经意间从正在行进的解放军队伍中穿了过去。我军士兵不仅停下来让其通过,还微笑示礼。他为此感慨道:“如果这是一队国民党士兵,我即使不挨一枪托,也免不了要被臭骂一顿。”由此,他明确告诉蒋介石,国共两军的士气和纪律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无可挽回。

那时,经过3年多的解放战争,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南京政权已经风雨飘摇、大势已去。可以说,这个时候张治中得出这一结论不足为奇。然而,多年之前的延安,军民的生活处于极度困境,“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即便这样,很多人依然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的论断,颇耐人寻味。

眼见为实,有比较才有鉴别。无论是漂洋过海前来探秘的外国记者,还是穿越火线涌向根据地的青年学生,抑或是前来考察的社会各界人士,无不在拿共产党与国民党、“延安作风”与“西安作风”进行比较。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访问五日后总结道:“中共现时所走的路线,不求好听好看,切实寻觅民众的痛苦,寻觅实际知识,从事实际工作。”就连一名国民党要员也承认:“如果现在举行自由普选的话,80%的人都会投票反对国民党。”

山碧千峰竞翠,水清百舸争流。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人们越来越喜欢拿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这很正常,也很必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正确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进而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个“自信”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正确的比较。

比较需要参照物。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方法论,得出的结果大相径庭。我国近代史上,一些“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也曾深入比较中外之优劣,但得出的结论却是“中体西用”,加速了大清帝国的没落。而今,一些居心叵测的国家仍然热衷于冷战思维,利用各种机会大肆煽动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企图污名化中国。清者自清,邪不压正。我们要做的就是“画一条更长的线”,干好自己的事,创造新的辉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这是新时代中国应有的自信与底气。

(作者单位:31121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