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或是先在战略要地建立起防卫的“城”,生活的市井之地伴随而生;或是为了保护商贸粮棉等市场,筑起城池设防护卫。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我国最早出现“城市”这个概念的史籍,对此有精辟之论,曰“藉威城市”——城市是有威严可凭借之地。
但凡提及城市,国防二字便隐然在即。按照西方军事学者的观点,早期的城市就是一种军事空间的转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提出“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行为乃至历史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我却要说,许多时候,人的行为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群一方情,延安就是这样的一方水土。丁玲在重返延安时,在延河岸边写下的诗句表达着一种特殊的眷念:“说来又说去,还是延水甜。”
延安这个城市从来都不是富庶繁华之大都市,可我们知道,城市建设可以极尽奢华,却不能不设防。当年柳永笔下所写的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是何等的温柔之城,然而,这个有奢而无防之城,竟引得入侵者“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从军事角度看,延安这个以战争为缘起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并没有构筑成形的城堡。但是,延安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就因为当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时,这里高举全民国防的旗帜,筑起了人民战争的铜墙铁壁。
地理学是空间之学,但空间的尺度并不能说明一切。抗战时,国民党在西安至延安的400公里要道上,竟然设了7处大关卡和各种小关卡,但都难挡那些西装革履、褐衣短衫者坚定地前往。仅1938年至1939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学者、艺术家和知识青年就有6万多人。用《后汉书》里的话来描述当时的延安是再准确不过的了:“于是天下雄俊,知其风旨,莫不延颈企踵,思奋其智力。”
或许,许多人算不得“雄俊”,许多人也未必全然知晓观念之“风旨”,但是他们怀着一腔热血与理想,奔向延安、奔向卫国沙场的脚步,本身就选择、诠释了献身国防的高尚。
现代人说到城市,经常以“寸土寸金”来描述。而延安的数百个红色遗址和纪念地却记录着“寸土寸血”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这片不算大的土地上,人民军队就有数万名官兵牺牲于斯,而其中留下姓名的不足半数。
血沃黄土地,烈士纪念碑如同壮怀激烈的诗——“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么厚重,我就有多少重量;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我就流淌过多少血液。”
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我们同时还应当记住历史辩证法留下来的主题——国防,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