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5日20时29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经过北京上空,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鲜为人知的是,这颗“中国星”闪耀夜空的背后是同样耀眼的“中国智慧”。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一个球形72面体,直径只有1米,在距离地球400多千米远的太空中的反光亮度很低。客观上来讲,这样一颗小而无光的卫星,在距离这么远的太空高速飞行,人们在地球上不可能用肉眼直接看见。
当时,为了既不影响卫星结构和总体重量,又让大家可以在地球上看到这颗“中国星”,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的工程师史日耀站了出来。
在无数个苦思冥想的日日夜夜里,史日耀和他的攻关小组从一把普通的伞中找到了灵感。他们计划制作一个会发光的“观察裙”随卫星上天,完成卫星“看得见”的目标。
经过反复试验,“观察裙”制作完成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一进入真空状态,伞形的“观察裙”就像被糨糊粘住一样,怎么也打不开。
此时,距离发射卫星没多少时间了,但史日耀没有慌张。他和团队冷静研究后,创造性地用一个轻而扁的“观察球”代替“观察裙”,把第三级火箭包起来,并通过在“观察球”外面镀铝、抛光,达到大面积反射太阳光的目的。发射时,先不打开“观察球”,让它收缩起来,等卫星上天后再利用第三级火箭自旋时产生的离心力给它充气,让“观察球”扩张成一个40平方米的球体。人们看到了“球”,就等于看到了“东方红一号”卫星。
就这样,史日耀和他的团队赋予“东方红一号”卫星足够的亮度,人们也如愿看到了天安门上空那颗闪耀夜空的“中国星”。
(朱明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