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维和军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维和部队方队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荒漠迷彩战斗着装亮相,光荣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这是我军阅兵历史上首次以维和部队为主组建的方队。缝绣在队员右臂的红色国旗,头顶的蓝色贝雷帽和胸前的蓝丝巾,中国红与和平蓝交相辉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30年接力出征,30年砥砺前行。从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用青春和热血,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宣示了中国维和军人矢志不移守望和平的坚定决心。他们把忠诚和使命镌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铸就起一座座和平丰碑。
史册铭记光荣历程
2020年1月27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三,中国军队派出的维和女参谋军官李响、马健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奔赴联合国中非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执行任务。这也是中国军队参加的第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30年征程中,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实现了一项又一项突破。
从向一个任务区派驻人员到最多时同时向9个任务区派驻人员,几乎所有的世界热点地区都曾经或正在活跃着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从派出军事观察员到派出成建制工兵、运输和医疗分队,再到派出警卫、步兵、直升机等多种类型分队,我军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兵类型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拓展;从最初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到累计派出维和人员4万余人次,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军共有2521名官兵在联合国的7个任务区以及总部执行任务。
中国军人追求和平的脚步永不停歇。2017年9月,我军10类专业力量、28支分队共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完成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中国成为联合国成员国中组建维和待命部队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经过多年的总结和规范,我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机制化的轨道,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2009年6月25日,中国国防部维和中心在北京怀柔挂牌成立,这是我军首个维和专业培训与国际交流机构。目前,这里已成为联合国认可的国际维和培训中心,曾举办多期国际维和培训班、维和教官培训班。
2012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条例(试行)》正式施行。条例对军队参加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组织领导、派遣回撤、教育训练以及管理保障等问题作了系统规范,是新时期我军维和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依据,目前正进行修订。
近年来,我军在维和领域高职竞聘方面也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先后有3名少将级军官担任特派团司令、副司令,5名大校级军官担任特派团战区司令,6人到联合国总部工作。
热血写就铿锵誓言
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
一个个难民营的落成、一颗颗地雷的排出、一条条道路的修通……部署到各个任务区的中国维和军人,用过硬的专业素质、出色的工作业绩、顽强的战斗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标准”。
1992年,中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部队抵达柬埔寨。在武装分子不断袭扰的情况下,他们创下了“一天建成一座桥”的纪录,在联合国向柬埔寨派出的维和部队中传为美谈。
在有“世界火炉”之称的南苏丹瓦乌,中国维和工兵冒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仅用3天时间便将营地通往瓦乌机场的公路修筑成战区内最好的道路。
2006年黎以冲突发生后,我维和官兵冒着危险在黎巴嫩南部地区迅速展开排爆、工程保障和医疗救援等行动,排除了9000多枚各种地雷和未爆弹,被外国媒体称为“表现最突出的部队”。
2014年,埃博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国维和官兵连续施工28天,平均每天作业16个小时以上,比预计工期提前30天完成了中国援助利比里亚埃博拉诊疗中心修建任务。
……
在维和任务区,危险与挑战如影随形。“在硝烟中入睡,在炮声中醒来”,是维和部队工作和生活的常态,有的官兵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是一处恐怖袭击留下的印迹——
在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由1731块汽车碎片堆筑成的警示柱,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4年前,这辆载有炸弹的汽车,让中国维和士兵申亮亮的青春,定格成永恒。
2019年9月17日,申亮亮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共和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包括申亮亮在内,迄今已有15名中国军人在维和一线献出宝贵生命。
在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希亚姆镇附近,有一座简陋的T型墙做成的纪念碑。2006年7月25日,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所在的联合国观察哨所遭袭,哨位上的杜照宇与其他国家3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一同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34岁。
纪念碑上,英烈的遗像高悬。附近的废墟还在,残垣断壁之间荒草丛生,远处却已盖起了座座楼房。鲜明的对比,似乎在诉说着维和军人的价值与使命。
每年清明节,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都会来到这里,向维和英雄致以崇高敬意,向未来征程许下铿锵誓言。
随着时光的流逝,碑文或许会模糊,碑体或许会斑驳,但中国维和军人为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磨灭。
爱心架起友谊桥梁
2015年11月9日,《为和平而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5周年图片展》在联合国总部开幕。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克里斯蒂娜·加亚克在参观图片时,长久凝视一张中国维和医疗分队为当地妇女接生的图片,不停地称赞中国维和军人的爱心。
图片上的故事发生在2007年4月7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接到当地医院转来的一名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入院时处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状态。为挽救患者生命,现场的队员纷纷挽起衣袖主动献血,并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剖腹产手术,确保了母子平安。
事实上,在每一个有中国维和部队部署的任务区,都留下了中国维和军人爱民助民的动人故事。
在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SOS儿童村,收养着150余名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儿童。每一批中国维和分队抵达任务区后,总会为孩子们送去漂亮的衣服、学习用品和玩具。
中国赴苏丹维和医疗分队积极参与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光明行动在苏丹”等活动,帮助不少因白内障失明的当地民众重新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
在黎巴嫩南部的日不肯村,道路一度坑坑洼洼,极难通行。中国赴黎维和官兵连续作业半个月,夯实路基、填平坑洼,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后来,这条路被亲切地称为“兄弟路”。
“我愿将世上所有的颂赞和感激送给你们,像密如织线的细雨、像姹紫嫣红的鲜花、像馥郁芬芳的香味……”诗一般的语言,被中国维和军医救治的叙利亚难民穆罕默德用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谢,也代表了无数受过中国维和官兵帮助的人的心声。
上图:2019年8月8日,联刚稳定团为中国第22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218名官兵授予“和平荣誉勋章”。李志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