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读书能改变我们什么

——“世界读书日”谈读书


编者按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又是一年“世界读书日”来临。春光作伴好读书。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读书学习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这个春天,人们对包括读书学习在内的许多事情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读书能改变什么?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军人修养”专版策划推出一组讨论读书功用与意义的文章,以飨读者。

读书改变气质

■莫小语

艰难的境遇中,总会有人表现得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就是人们常说的气质。读书人的气质就是这样,越是困苦交加的时候,就越显得超凡脱俗。有事例为证。1940年10月22日,英国突然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在墙壁倾颓、砖石满地的废墟里,3名男子不感到恐惧、不害怕危险,继续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他们因读书而心安,因读书而镇定。

读书能改变气质,这是早有定论的。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人的气质是人的形象中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不会自己改变。但是,经过后天的读书学习,虽不能直接改变骨髓和肉体的形态,却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有位作家也讲过一段话:“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里所说的容颜,自然是指人的精神、内在的气质。

读书改变气质,是一个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过程。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知识,并且用知识改变生活、增强工作能力。当你在读书过程中拓展了视野,在读书过程中提升了品位,你的内心就会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更加强大,你的人生就会随着视野的开阔而更加精彩。知性、自信、稳重,这些隐性的特征渐渐会通过你的谈吐举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魅力独特的气质。所以有人说:“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军人虽是“武者”,但同样需要用读书滋养气质。从生活上讲,网络时代日新月异,不读书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生活技能就可能“瘸腿”;从军事上讲,建设现代化军队,需要有大批知识型官兵参与其中,无论是网络指挥、智能作战,还是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都需要有知识的人才队伍;从责任上讲,军人多读好书、多读兵书,可以锻造血性胆魄,可以培养必胜信心,可以强化责任担当,可以涵养胸中韬略,人民军队打胜仗,一刻也离不开先进文化、英雄精神的塑造与熏陶。爱读书的军人拥有睿智、果敢、英勇等气质,而这些恰恰是战胜强敌所必需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毛泽东同志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从今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人类面临的未知和挑战还有很多,而迎接未知要依靠读书学习。新的征途上,面对信息化条件下练兵备战的任务、打赢未来战争的目标,作为革命军人,必须多读书、多学习,在知识的武装下改变气质、强大自己、不辱使命。

读书延展生命

■向贤彪

前段时间,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的照片,被人们竞相转发,大家既感叹这位患者的淡定,更感慨书籍的魅力。其实在居家防疫的这些日子里,许多人又回到了纸质阅读的年代,嗅到了久违的书香,感悟到有书相伴的人生真好。

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也能够改变人的一生。自古以来,中国人把读书定义为最高尚的行为、最正确的选择。“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侃侃而谈,在跳动的文字里,我们会感受到那些文学大家的激情与洒脱,会体味到那些哲学家、思想家的睿智和超然,会欣赏到那些战略家、军事家的眼光和胆识;我们还能领悟到历史的云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超越时空,听古人娓娓道来,与今人凝视交流,和伟人促膝长谈,让书香浸润人生、滋养心灵。

新冠肺炎疫情的汹汹来袭,让人们有了更多居家时光。独处时的“宅读”,可以使焦虑的心理得以平复,使人更加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当捧读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书中那句“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给我们以温暖,仁爱、悲悯、慈善、关切这些人类的种种美德和精神品质,成为我们共克时艰、战胜病魔的力量。当捧读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从书中所记述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中感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可以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当捧读《中国抗疫简史》,可以让我们洞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防疫抗疫的历史,懂得疾病总是同我们相生相伴,而每一次战胜疾病的过程,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强健了我们的体魄和精神,使中华民族几千年屹立不倒,深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有人说,读书的本质是读心。清朝学者阎若璩,在15岁那年的一个冬夜,因“读书有所碍,愤悱不肯寐”,深思良久,“心忽开朗,自是颖悟异常”,这是心的顿悟;彭德怀读完《欧阳海之歌》,在书页上写道:“小海,你7岁随母讨米,我7岁带弟也讨米……你我同根生,走上一条路。”这是心的回应。一个懂得享受读书的人,往往会营造出最惬意的阅读意境,让自己走进书中,在与作者交流、与书中人物交流、与自己心灵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开启心灵之窗,汲取精神养分,最终获取阅读的真正价值。

博尔赫斯说:“望远镜是视力的延伸,电话是语言的延伸,犁耙和刀剑是手臂的延伸,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随着疫情阴霾的渐渐散去,我们的生活开始回归常态,而常态之中阅读是不能缺席的。因为有书香伴随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丰盈的、充满希望的。阅读不仅延长我们的记忆和想象,还延展着我们的生命,连接着昨天、今天与明天。

读书成就事业

■樊伟伟

人间四月天,正当读书时。匡衡凿壁偷光、苏秦引锥刺股、车胤囊萤夜读、孙康映雪读书、孙敬悬梁苦读……溯往思今,无不印证一个朴素的道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

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读书都是取得进步的必要途径。清朝学者姚文田说“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读历史,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读哲学,可知平衡、思进退、顺潮流;读文学,可开胸襟、增才智、雅情操;读伦理,可懂荣辱、明义礼、辨善恶;读军事,可晓谋略、悟机理、得镜鉴。高品质的阅读,总能让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得到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保持活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滋养正气。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有句名言:“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然而,现实情况让人喜忧参半:不少官兵工作训练之余抱书啃读,能力素质日益见长,工作表现日趋过硬。但也有一些官兵休息时间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刷视频,心浮气躁不愿学,浅尝辄止不深学,思想懒惰不勤学,借口事多没空学。殊不知,勤于读书会使人增学识、有力量、促进步;而怠于读书则会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置身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的迭代率越来越高,最大的需求是学习需求,最强的本领是学习本领。广大官兵只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保持不可撼动的政治定力、精湛过硬的素质本领、向上向善的道德修养。

会读书,书如甘草;不会读,则书如干草。读书本身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把握规律、讲究方法。“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曾作《攻书》一诗,蕴涵了其读书的心得:“读书如垦地,斩棘铲不平。读书如攻城,坑道要打通。剩勇追穷寇,寸土在必争。痛打落水狗,不使逃再生。排除其糟粕,缴获其精英。如斯读书者,方可为之攻。”他把读书视为“垦地”“攻城”,把书本上难懂的地方比作敌人的堡垒,并下定决心要攻下来。这种“垦地”“攻城”的读书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读书学习就是要善用这种理性的判断、梳理、总结、凝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孤立的知识关联化,方能在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实现自我超越。

学习力就是发展力、竞争力、战斗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读书学习避免走虚落空,离不开边读边思、思而再读、读思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钻进去学、深进去悟,不装潢门面、不浅尝辄止,把读书得到的知识、积累的收获向实践转化、与岗位需求对接,使读书学习的过程成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提升修养、强化能力的过程,成为谋划工作、创新发展的过程,做到学以铸魂、学以立德、学用相长,在读书学习中夯实事业发展之基。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