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民抗疫,使人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产生不少新期盼。学到的新知识,免疫力算一个。它虽算不上什么新名词,但大家从未像今天这样对它理解这么深、看得这么重。再说新期盼,如果进行大数据统计,估计期盼公约数的最大值非疫苗研发莫属。
免疫力,有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之分。人都具有某种先天性免疫力,如人的皮肤、黏膜、白血球等,组成一道道防线,抵御着细菌病毒的侵入。但先天性免疫力对付不了所有病毒,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病毒,有的需要成千上万年的变异,它们才会自行灭亡。为了防止病毒侵害人类,这就需要人为干预,通过培育疫苗并接种于人体,进而产生新抗体、获得免疫力。治疗天花、结核、乙脑等疫苗的成功研发,就有效预防了疾病的发生。
这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经验,很值得思想政治工作借鉴。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如何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妨学一学抗击病毒感染的做法。
有计划地“种”。最典型的是儿童基础免疫。从1978年开始,我国就为所有适龄儿童接种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后又将乙肝、甲肝、流脑、乙脑等列入国家免疫计划,有效防止了相关传染病的暴发。今天人们如此期盼新冠肺炎疫苗的出现,也是为了找到根治这种传染病的办法。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学一学打“预防针”,或通过灌输先进理论进行思想武装,或通过警示教育提醒自我防护,防止“病毒”侵入头脑。否则,一旦思想被感染,轻者导致人精神萎靡,重者还可能使人走上邪路。
如履薄冰地“防”。病毒很狡猾,总是变着花样逃避,防控得再严密,也很难一下子做到无隙无缝。因此,这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许多地区马上出台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南,要求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感,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时候,有人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思想上的“病毒”没有生物病毒那么可怕,偶尔接受一点负面东西、讲两句过头话,甚至占公家点小便宜,均属区区小事。殊不知,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不能防微杜渐,思想上的缺口一旦打开,错误观念就会乘虚而入,这些年因小节不保大病难挡的例子不少。
严防死守地“拒”。从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开始,全国人民都过起了“宅生活”,一般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因防疫急需,一些服装、汽车、电缆甚至航天企业迅即转产扩能,使日产N95口罩从开始时不足20万只增至160万只,普通口罩达到1亿只。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这种疫情隔离法应该算是最经济的举措,可谓是小口罩、大作为。对待错误思想,就要像居家隔离、戴口罩一样,该堵就堵,该封就封,不能任其放纵自流。
据《中国疫苗百年纪实》披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免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1978年至2014年,全国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幅均达99%以上。
有人把接种疫苗这种预防手段,概括为“花小钱办大事”。的确如此,相对于临床治疗,预防工作针对的是群体,目的是通过免疫保证大家不生病。无论是投入成本还是实际效果,病后治疗与疫前预防,二者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要取得这样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是那么容易,没有一点见微知著的本事是做不到的。扁鹊“妙手回春”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按扁鹊的说法,自己在三兄弟中医术最差,医术最高的是他大哥。他大哥看病总是通过察言观色,在病人还没有发病之时就给治好了,所以“名不出于家”。而扁鹊不能诊断于端倪,往往要等到病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时,才下狠针猛药、起死回生,所以全国都以为他是神医,实际上离大哥的医术相差甚远。
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像扁鹊长兄看病,虽名气难出门,但能“医治未病”。常言道,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一个人思想上的病变总有些迹象可寻,只要善于未雨绸缪,把疾病治愈在萌芽状态,就可以避免病情恶化。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