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马衔山的“逆行”


■苏延强 本报记者 李建文

再上马衔山,4月仍飞雪。雷达站的老兵说,受特殊地理条件影响,山巅年平均气温不足10℃,7月飞雪也是常事。

2018年底,一场持续4昼夜的暴风雪不期而至,积雪阻断了通往阵地的路,掩埋了雷达线缆。雪停了风没停,一夜之间在营区垒起10多个“小雪丘”。就连在山上生活了10多年的老兵,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雪。

雪,就是马衔山的“四季标配”。去年一场暴风雪来得毫无征兆。晚上,营区突然一片漆黑,断电了!

“糟了!积雪又把电缆线压断了。”已经躺在床上的上士技师程林虎,麻利地裹上大衣,带上班里3名战友,拎起工具闯进雪里。

积雪已经没过防寒靴,踩进去深一脚浅一脚,雪直往鞋口里钻。“风特别大,我们相互搀扶、挽着手往前走。”下士周旭东笑着聊起这一幕说,人生的“逆行”往往最值得回忆。

那晚,他们沿着线路一点点巡查,走出去近1公里才找到受损部位。大家用冻僵的手一点点把线缆接好、加固。当营区的灯光重新点亮,早已过了午夜。

今年初又一次抗击暴风雪,战友们公认:“四级军士长于墩是最奋不顾身的一个。”那天雷达站接到消息:推雪车在半山腰出现故障。于墩主动请缨,要求前去维修。

大雪覆盖了道路,分不清哪儿是路、哪儿是沟坎,哪儿是山坡、哪儿是陡崖。于墩走在前面,用身体蹚开1米厚的积雪,为战友开路。两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等待救援的推雪车。一路上,于墩把自己的防风镜给了战友,返回途中,他自己犯了雪盲症……

于墩在今年即将退伍,按照惯例他早该下山休整。上级多次提出安排他下山,他却坚持要在马衔山上守到最后一天。战友们都说,于墩也是一位“逆行者”。

一次大雪过后,战备铃声骤然拉响。上士张三洋条件反射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却一个趔趄摔在地上。他的痛风又犯了!一用劲,膝盖、脚踝疼得用不上力。

长期驻守山巅的人都知道痛风的“厉害”,那是高寒高湿气候给他们打下的烙印。张三洋不顾战友的劝阻,坚持要到战位上去:“我是班长,遇上紧急情况,我毕竟年长几岁,处置经验也多一些……”

战士刘军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我们几个劝不住班长,索性把他抬起来,一鼓作气冲上阵地。”

越是困难越冲锋,这是一群人的“逆行”。难怪有人说,马衔山的环境最能“熏陶”出一名好兵。

连队阅读室里,挂着一幅画,画中的马衔山人目光炯炯。这幅画的作者是在读军校的连队提干士兵张博韬——一名“马二代”。

张博韬的父亲也曾在马衔山当过兵。军校毕业的时候,张博韬准备郑重地向组织提出申请:再回马衔山,再来一次“逆行”。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