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若我是飞鸟,一定飞回你身边”


■赵第宇 本报记者 李建文

阔别近40年,年逾花甲的“圆岛老兵”李志光和当年的老战友们,从大江南北齐聚港口,乘船起航,踏上了魂牵梦萦的回营路。

相比过去漫长的航行时间,如今不到4个小时即可乘船登岛。李志光的心里,还是希望船开得快些,再快些。

海途颠簸,客船终于靠岸。走出船舱那一刻,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老兵们心潮澎湃,泪眼模糊。

许多年前,部队从相距不远的圆岛移防至此。“部队番号在这里,家就在这里。”李志光喃喃说道。

隔海相望,如今,撤下驻军的圆岛一片寂静,岛上矗立的导航灯塔,为出海船只指明航向。60多年前,圆岛曾是战斗的热土:雷达站官兵曾成功保障击落敌机,创造“一把土、一滴水”的红色前哨精神。

圆岛没有土,覆盖地面的几乎全部是碎石。凡有老兵回营,都忘不了60年前的那个约定:“上岛请带一把土。”

1961年,无线电员徐承米参加集训回岛,临行前受到炊事班班长陈金良背土上岛修灶的启发,用口袋装了满满一包土背上岛,在圆岛建起第一块“巴掌田”。

从陆地带土、劈石造田,接雨水、化雪水,种青菜、种鲜花……后来,官兵们在岛上建成大大小小38块“巴掌田”。“上岛请带一把土”也成为守岛官兵约定俗成的传统。

如今新营区里,块块“巴掌田”生机勃勃。李志光和老战友们颤巍巍地捧起从家乡带来的土,倒入一畦田地中。

“那年,油机员左林富患病,卫生员把水和药递给了他。考虑到连队缺水严重,为保障油机战备用水,左林富悄悄地将水倒回了‘战备桶’,把药片干吞了下去。”担任荣誉室解说员以来,下士韩相涛每每说起“一滴水”的故事,总是激动不已。

那天,韩相涛给记者讲起了一个人,他还说:“是老宋影响了我,让我懂得了守岛的意义。”

“老宋”叫宋世鹏,从毕业分配上岛当排长开始,他在这里守了15年,是岛龄最长的兵。2013年,结束岛外某雷达站任职后,他婉拒了留在上级机关工作的机会,再次毅然回到小岛。

那年隆冬,狂风裹挟暴雨倏忽而至,很快成了冰雹。冰冷的雨水滴落在雷达天线上,在寒风中迅速凝结成冰,眼看就要把天线压断,宋世鹏带人冲进暴雨中。

他们像守护婴儿一样用身体护住雷达,一边防止雨水滴落结冰,一边用小锤除去天线上的冰碴。肆虐的狂风吹得大家睁不开眼睛,冰冷的雨水浸湿外衣,大家的双手已经冻得不听使唤……

随着时代发展,官兵住上了新营房,上级给站里配发了烘干机,4G网络覆盖营区……然而受地质条件限制,雷达站吃水用水紧缺难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

炊事班班长唐勇是站里的用水“管家”。他每天定时测量水井中的水量,精打细算安排全站用水。记者采访当天,本该是一周一次“放水洗澡”的日子,可井下储水量不够深,只能勉强保障炊事,他狠狠心拧紧了水龙头。

一年春节,海上大雾弥漫,补给船无法起航。这个关口,岛上突然漫天飞雪,输水管因低温结冰爆裂,连炊事用水也难保障。

唐勇和战友一头扎进风雪,扫雪开道,引导水车上山。近5公里的陡峭山路,他和战友从天亮清扫到了天黑。断供的那个除夕夜,全站官兵靠着窖藏的罐头和粉条,做成了一桌菜。唐勇说,那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难忘的年夜饭。

下士陈军龙是岛上出了名的“节水明星”。为了省水,他每次洗漱都是“一水三用”,牙膏只挤一丁点儿。上岛当兵前,他从未想过打开水龙头便汩汩流出的水,竟是如此金贵。

“每天想你无数回……若我是飞鸟,一定飞回你身边。”面朝大海,傣族战士俸勇记的一曲民歌,让李志光等几位老兵再次泪眼蒙眬。俸勇记和几名新兵的目光锁定不远处的那块礁石。班长告诉他们,那是祖国的领海基点之一,他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海防前哨,是祖国母亲臂弯最前沿的地方……

图①:难舍;图②:讲述。

程林虎、叶 迪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