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科技前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激活基层科技创新“一池春水”


■浪万鹏

“一名基层战士,牵头设计了一个模拟程序,不仅提高了坦克炮长训练效率,还减少了实装故障和损耗……”这是4月2日本报刊出的一篇通讯的记述。通讯的主人公——新疆军区某装甲团修理连火控系统修理技师、四级军士长赵治国,牵头设计的“某型坦克火控计算机模拟操作程序”,经院校专家鉴定后,不仅成为该团坦克炮长训练的好助手,也成了陆军装甲兵学院相关专业学员训练的“亲密伙伴”。

这些年,随着部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人员层次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像赵治国这样的“士兵发明家”不断涌现,他们“接地气”的发明创造,为军事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回顾人类战争史,始终伴随着科技创新。从火器时代到机械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科技创新总是优先用于战场并发挥出强大威力,成为驱动新型作战方式形成的核心动力。基层官兵身处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战斗力建设链条最末端,对组训方式调整、装备器材使用、训练短板弱项的感知最敏感,是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现代战争表面上看是“硅片”与“硅片”、“钢铁”与“钢铁”之间的较量,但实质上是交战双方军人素质的比拼。部队官兵科技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这也对广大基层官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打赢需求在哪里,基层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就应选在哪里。考量一项创新有没有成效,最终的检验者是战场。必须围绕战斗力建设搞创新,练兵打仗最需要什么,创新就要重点关注什么;什么在实战中最管用,就创新什么。应杜绝盲目追赶时髦乱贴“标签”、到处拼凑抄袭模仿、一味“求新”生搬硬套等现象。偏离战场需求、脱离部队实际的创新,只能徒劳无功,甚至会对战斗力建设产生负面效应。只有紧贴实战需要,不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才能使每一项成果都对接信息化战场,每一次攻关都服务于战斗力建设。

科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仅凭一腔热情的凭空想象,灵感乍现大都源自厚积薄发。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官兵科技素养,增强官兵的战场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预测能力尤为迫切。必须积极营造支持创新、敢于创新、矢志创新的内外环境,搭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制定激励政策、容错机制,为那些敢于创新的官兵加油鼓劲,激活基层科技创新“一池春水”,营造“处处是创新之地,个个是创新之人”的良好氛围。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在科技兴军征程上,只要发动基层科技创新引擎,使“学科技、研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离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就会近些再近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