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直被军事家们奉为圭臬。为了“知彼”,从古至今,人们想尽办法穿越“战争迷雾”:斥候、探子、狼烟、信鸽……
进入信息化时代,“知彼知己”有了全新的手段——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战场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空间,数据作为各类指挥信息系统的“血液”,川流不息、奔腾其间。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成为拨开“战争迷雾”、读懂未来战争的关键。
大数据能帮助我们探寻新的制胜机理——
为探索战争规律,人类把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延伸到军事领域,先后产生了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三种研究范式。大数据模式被称为第四科学研究范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汇聚、存储和分析,可以寻找数据间的隐藏关联,发现信息化战争的内在规律,探寻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海量的军事大数据。这些年,为采集作战数据,吴锋和团队成员上高原、翻雪山、闯大漠。为掌握高原作战步兵冲击能力,他还和官兵们一起穿戴传感设备,在海拔4600多米的地方冲山头。虽然苦过、累过、受伤过,但一想到这些数据能为战斗力评估、作战筹划等提供精准支撑,大家内心就充满动力。
大数据将有助于优化作战指挥流程——
信息化条件下,指挥信息系统正从战场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分发的全信息流程管理,逐步转向战场数据采集、传递、分析和应用的全数据流程管理。解决了战场数据采集、传递问题后,战场数据分析就成了指挥流程优化难啃的“硬骨头”。这需要我们构建灵活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模式,开发多样化的数据分析工具和呈现软件,将采集的数据应用于指挥决策和控制中,为大数据技术与军事需求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大数据将进一步引领决策方式变革——
作战决策是进行数据分析、方案设计、形成决心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通过一只波斯猫准确判断出法军指挥所的故事,深刻揭示出关联性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大数据时代,指挥员决策越来越依靠大数据关联分析,而非经验和直觉。未来战争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把握敌方行动规律、预测作战行动、监测战场态势,从而快速精确制定行动方案,合理分配兵力兵器,优选打击目标,实现作战决心。
和很多新生事物的发展一样,作战大数据描绘的蓝图很美丽,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实践中,往往是爬过这座山后,又发现还有更多更高的山耸立眼前,但只要我们始终瞄准能打胜仗攻坚克难、涉水抢滩,就一定能在未来战场上扬帆数据海洋,驶向胜利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