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我国自古有“为文尚质”的传统。从《诗经》《楚辞》到明清小说,文辞质朴刚健的写作风格总是引领时代主流。“汉魏风骨”“盛唐气象”正是这种文风的集中体现,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灿若星河的传世之作。反观历史上文章重形轻质的六朝,“其体以淫放为本,其词以轻险为宗”,便较少有传世的作品。针对这一现象,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突破骈偶格局,一扫齐梁浮靡空洞流风。在此之前,初唐诗人陈子昂凭借一首《登幽州台歌》,仅仅22个字,将充塞于天地的悲慨苍凉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这是六朝骈文无法比拟的。
古人云:文以载道,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的文章有经世之用,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诉诸文字的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以,著书立说必须立足“格物致知”和 “经世致用”这个根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绝不可凌空虚蹈,更不能无中生有。那些沉迷于修辞、音律而又言之无物的文章,既不会以民生疾苦为念,也不见天下社稷的胸怀,只会困囿于一己悲喜之中,顾影自怜,并将之转换为对文字的某种偏狭嗜好。
文风关乎世运,世运隐于文风,文风不仅是语言风格,也是政治风气和社会风尚的体现,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说:倘若某个国家的风尚变得躁动,并堕落为享乐,那就意味着言辞很快会沾上优柔寡断、娘娘腔的习气。综观历史,但凡国运昌盛、吏治清明之时,文风一般都表现出清新质朴、刚健雄浑的特点;每当国力衰弱,朝纲不振之际,文风就会变得轻浮巧媚。前文提到的始于六朝的浮华文风,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流行于六朝、隋末、晚唐、五代的“宫体诗”,这种诗内容多为描写宫廷生活和男女私情,意象上只关乎风花雪月,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而文风的上行下效更是加速了国势的衰朽。
读史而知兴替,我党我军深知恶劣文风的害处,历来倡导优良文风,对假大空的“党八股”深恶痛绝。文风不正,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破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如何建构一种质朴的文风,贯彻“短实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质朴之基,在于言之有物。周易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写作应做到言之有物,不可故弄玄虚、云山雾罩。好的文章或记叙时事、或言明道理,必须做到持之有据,既有缜密的逻辑推理,又兼具可信的实例佐证。唯言之有物,才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用。
浮华的文字,一般由“虚言、绮言、巧言”构成,或是由修辞到修辞的空转,或是不触及生活和思想的空洞说教,其内容多无病呻吟,形式上讲究工整、声律协韵,甚至不惜因辞害意,误入形式主义歧途。就像是一团迷雾,看起来深玄莫测,听起来不知所云,迷雾散开之后,里面却没有东西。要做到言之有物,必须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一定的学术功底,重在平时积累,贵在有的放矢。绝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在著名的《反对党八股》演讲中,就曾言辞激烈地批评一些文章空话连篇,方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等现象。这种变革,无论对当时的文化导向还是政治风气都有一个根本性的扭转。
质朴之本,在于行文简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意即行文要做到简洁流畅,而不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繁琐华美。冗长、繁琐、拖沓是写作的大忌。好的文章应做到开宗明义、意尽言止,以尽可能简短的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特别是作战文书,关乎瞬息万变的战场胜败,对准确、简明的要求就更高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由于受到敌军严密的空中封锁,我军后勤保障出现严重匮乏,司令员彭德怀给党中央发了一份电报反映这一情况,电文只有6个字:饥无粮,寒缺衣。却将志愿军当时的处境表达得清清楚楚,胜过很多长篇大论。
质朴之要,在于与时俱进。质朴一词语出汉代儒学大家董仲舒,“此皆圣人所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形容一种天真自然的状态,而这种天真自然的状态则是秉承天道、顺应自然、乘势而为的结果。盛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一理念,言明文章应当把握时代的脉搏,为时代发声。
落实到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要求我们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随时保持站在时代前沿的新姿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文风和学风强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创新内涵,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与时俱进。文风之“新”,指在规律探索、真理认识方面要有新发现、新思考、新见解,第一要务就是应做到“唯陈言之务去”。我党向来不乏与时俱进的文风,许多经典文章至今读来依然脍炙人口,既体现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又充盈着昂扬向上、锐意创新的精神力量。
文章千古事。文风折射党风政风,关乎民心向背、事业成败,必须持之以恒地坚守质朴、清新、简洁、务实的行文风格,不断净化社会语言风气和环境,不断提高话语体系的内在活力,如此才能构筑健康文明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凝聚蓬勃向上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