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运用人工智能——

“斩首”作战呈现别样景象


■吴敏文

通常认为,现代战争中“斩首”概念由英国军事家富勒提出,意在通过扰乱、破坏敌人的大脑即指挥控制系统,使敌人整体或局部瘫痪。在实际运用时,常常选择具有决策权力的敌对国家首脑人物、战场指挥官和指挥控制中心予以打击,以达到快速决定战争胜负的目的。但在远程精确打击手段相对落后的年代,斩杀对方“国家首脑人物、战场指挥官”的目的是难以达成的。

当下,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为使用无人机实行精准“斩首”提供了高度可靠的手段。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使用,核心在于对海量情报数据的汇聚、分类和存储,以及科学构建先进的数学模型,发展具有高度智能的算法,实施超高速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为快速决策和精确指挥控制提供必需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斩首”作战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在对“斩首”对象的精准定位上,实现了从景物匹配到人脸识别的跃升。据美军透露,利用“捕食者”无人机进行“斩首”突击,缘于美国利用无人机搜索本·拉登。一次,“捕食者”无人机拍摄到本·拉登在阿富汗山区一道山梁上休息的照片,但当时的“捕食者”没有装备导弹,无法实施打击任务。后来,美军对“捕食者”无人机进行了改装,使之具备了导弹发射功能。这一改造立即在阿富汗战争中发挥了作用,帮助美军击杀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拉提夫。在当时,美军导弹的末端制导方式是景物匹配。为了避免误伤,美军力求将“斩首”对象精确定位在周边景物之中,验明正身并符合景物匹配条件,即下达开火指令。之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人脸识别技术进入实用阶段,“斩首”行动变得更加精准。

在对整个“斩首”过程的保障上,实现了从“杀伤链”到“杀伤网”的跃升。“斩首”行动整个过程往往涵盖侦察、监视、情报、计算、通信、指挥、控制、杀伤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或被对方干扰、摧毁,都将导致链条的断裂进而使整体功能失效。在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日渐完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日益普及的条件下,不仅可以用一个“杀伤网”来取代原来的“杀伤链”,而且这个“杀伤网”的节点能够实施分散配置,具有良好的韧性。因此,整个打击过程中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或者被干扰、破坏、摧毁,替补链接可以随时补充缺陷,对“杀伤网”不会产生致命性破坏,击杀行动仍然能够有效执行。

在对“斩首”对象的击杀方式上,实现了从固定清除到机动打击的跃升。很显然,对机动目标的打击和摧毁要比对固定目标更难。对于高速机动的目标,即使整个“杀伤网”正常运作,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打击行动的失败。据悉,在“苏莱曼尼事件”中,由于苏莱曼尼乘坐的汽车突然加速,躲过了前两枚导弹的打击。但是,执行打击任务的操作员及无人机立即发射了第三枚导弹,成功击中苏莱曼尼的座驾。这就反映出操作员的快速反应和打击系统的评估、再打击决策和行动的实时高效。达成这一效果,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算法和量子、光电速度的计算能力,是难以实现的。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