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用“不上交矛盾”的态度尽责


■程肇睿

●“不上交矛盾”不是口头表态,而是一种对群众负责、对组织尽责的工作作风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浙江省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化解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的做法给人以启示。对于军队党员干部来讲,应努力做到“不上交矛盾”,用最大努力履行好属地责任,把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解决好。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面对工作中的矛盾挑战,敢不敢上,考验的是党性原则;能不能上,反映的是能力素质。矛盾解决得及时有效,就能很好地推进单位建设、增进官兵感情、规避风险隐患。相反,如果遇到矛盾不想办法解决,一味“往上交”,时间战线不断被拉长,工作效率就很可能会打折扣,还会影响接下来工作的开展。

有人说:“干部的价值就是解决矛盾问题。”焦裕禄下决心“三年改变兰考面貌,否则死不瞑目”,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在绝壁上凿天渠,让昔日荒山变成了良田;“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遇到困难自己带头吃亏,换来了全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党员干部敢于直面矛盾,开动脑筋想事、全心全意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

实际工作中,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干工作习惯于当“二传手”,对官兵反映的矛盾困难,一股脑全塞给上级,等着上级解决;还有的则对自己分内工作不尽心,该提前请示的不请示,出现矛盾问题选择藏着掖着,直到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才被迫让上级来收场……这些现象表面看是能力素质不够,实则是缺乏担当、党性原则不强的表现。

“不上交矛盾”不是口头表态,而是一种对群众负责、对组织尽责的工作作风。这要求党员干部强化“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意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多集中官兵智慧,尽最大的力量减少矛盾、消除矛盾;更要有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能力,尽可能将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自己确实无力解决的矛盾,也要搞好调查研究,拿出合理方案,为上级解决矛盾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唯有这样,才能“打一仗,进一步”,不断强壮筋骨,提高能力,赢得组织认可。

(作者单位:空军预警学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