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是带领人们干事业的。干事业,让人“不可使知之”是不行的,这就有一个选词用字讲道理的问题。在合适的场合,结合具体的工作,把想说的话说明,把要讲的问题点透,使语尽其意、意尽其详,往往能产生“语敌三军”的力量。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纠集5万余兵力,企图一举摧毁我沂蒙地区抗日根据地。罗荣桓和其他八路军首长在钮家沟召开了中共山东分局和115师联席会议,研究突围方向。因为敌人的大本营在南方,大家都建议向其他方向突围。罗荣桓仔细听取大家意见后,坚定地说:“向南突围!”一时语惊四座。罗荣桓逐一分析了东面、北面、西面的情况,判断出敌人早已在这三个方面集结重兵、布设口袋,只有南面是敌人的大本营,兵力反而空虚。就这样,我军出其不意,以实击虚,安全跳出敌人5万大军的包围圈。
将帅一语,可敌三军。一句“向南突围”,看似简单,却以最小的代价挫败了敌人的企图,实现了“上兵伐谋”、力胜三军的目的。短短一句话,之所以蕴含如此巨大的力量,就在于说话的将帅跳出人云亦云的局限,缜密分析判断,抓住了制胜的先机。
“语言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思想力产生话语力,语言的力量源于思想与真理的相互融合、互相滋养。一个人无论是讲话还是作文,要使人动情、明理、出积极性,关键在于摆明事实、讲清道理。1938年,为动员抗日,冯玉祥将军来到湖南益阳,让士兵扛来一棵小树,树上放有草编的鸟窝,鸟窝里又放有几只蛋,然后以树比“国”,以窝比“家”,以蛋比“生命”,十分严肃地说:“如果不抗日……”他手一松:树倒了、窝散了、蛋破了。老百姓一下子就明白了抗战的道理,抗日的热情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从中可见,讲话如用兵,要想招招见奇,就要句句管用。否则,就难以做到直抵心窝。
“语敌三军”的功夫,源于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写出了著名的《寻乌调查》,成为农村调查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是一次深度调查,仅调查笔录就有几十万字,内容详实到令人惊叹的程度,连县城有几家卖豆腐的、打铁的、理发的,各业人员的数量、比例,各自的经营情况,都细细道来。十几家杂货店卖的131种“洋货”的名字,也一一记录。根据寻乌调查的感受和经验,毛泽东写下了《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首次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成为我党在不同时期正确指导推进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至今仍在各个领域、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敌三军”还不可缺少高尚人格的支撑。同样一句饱含真理的话语,不同的人讲出来,会因人格不同,产生大不相同的结果。文天祥抗元被俘,面对威逼利诱,正气浩然,不为所动,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这句话的力量,“至大至刚”,流布宇内,穿越千古,至今读来,仍令人振奋。而那些“两面人”,台上巧舌如簧、信誓旦旦,台下却任性贪婪、劣迹斑斑。由于没有行动做注解,缺少人格作支撑,再漂亮的话语也最终成了污人耳目、遭人嘲讽的沉渣泡沫。
真理与人格,是语言的两翼,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真理有了人格滋润,会闪光增辉;人格有了真理校正,会健康发展。丢了人格,真理会黯然失色;离了真理,人格会悄然萎缩。语言融合了真理与人格,才能撼动人心,就能涵养出“语敌三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