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连队军人委员会换届选举出现纠结一幕——

新排长VS老班长,到底选谁


■罗日稳 本报记者 邓东睿

选新排长,还是选老班长?

前不久,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六连组织军人委员会换届选举,在讨论新一届委员会副主任人选时,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一部分人认为徐健是排长,是军官,就应该选他;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当由经验丰富的四级军士长刘新林担任。

徐健是名新排长,学习态度认真、工作积极性很高,但任职不到3个月,对连队训练工作还处于熟悉阶段。而刘新林则长期担任班长,多次在比武场摘金夺银,勤于思考,善于替官兵发声。究竟该选谁,一时间大家拿不定主意。

这时,副连长陈培坤说:“条例明确规定,副主任应由军政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军官或者士官担任。”最终在投票表决时,刘新林全票当选军人委员会副主任。

六连的做法,赢得了旅政治工作机关的赞扬,却也让旅领导心生忧虑:这道不怎么难选的选择题,为啥会让官兵纠结?

通过与基层官兵深入交谈,他们发现一些战士在选举时,摆脱不了“下级与上级”“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思维定势,理所当然地认为选举就得“军官优先”。去年底,某保障分队增补军人委员会委员时,就有几名战士把票投给了下连不到一周的新排长,理由很简单:排长是军官,他不当谁当。

军人委员会职能被弱化也是原因之一。几名担任过军人委员会委员的老班长坦言,如今官兵遇到问题,大多会在班务会、连务会上直接反映,而一旦涉及敏感事项,连队又会召开支委会研究讨论。如此一来,夹在中间的军人委员会就显得有点尴尬。

机关调研组翻阅各连《军人委员会工作记录本》时也发现,议题多停留在“开开经委会”“订订菜谱”上,很少专门研究讨论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后勤和装备保障等内容。

“锻造‘三个过硬’基层,不仅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还要抓好基层群众组织建设。”该旅党委深入学习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精神和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认真分析旅队基层建设形势,深刻认识到,基层党组织、基层骨干队伍、基层群众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新形势下,军人委员会的作用不可替代,必须按纲抓好建好。

推动基层群众组织建设,激发官兵贡献智慧力量。该旅围绕现实矛盾问题打出一套“组合拳”:组织官兵认真学习新纲要相关内容,明晰职责使命;安排机关干部结合蹲点下连活动,深入指导帮带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工作;将基层群众组织制度是否落实、开展活动是否经常,作为考评基层建设工作的一部分,把基层群众组织制度建设、作用发挥情况作为评选先进连队的重要条件,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建设成效明显的先进单位。

走马上任军人委员会副主任后,刘新林积极搜集官兵在训练中存在的薄弱点,并组织连队专业教练员将相关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供年轻号手借鉴参考,让官兵们受益匪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