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职方阵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防控不懈怠 教研不停摆

——火箭军工程大学文职人员立足岗位强化担当作为纪事


■吴熙昊 本报特约记者 钟福明

临近子夜,寒风凛冽。

火箭军工程大学图书馆保密室里依旧透着亮光。加工、清点、分类……该馆文职人员华仙,正在根据各学员队新学期的课程计划,抓紧对保密教材逐一编号入库。她说,受疫情影响,为确保学员一返校就能用上保密教材,图书馆拟改进服务保障方式,由过去学员队保密员前来请领,变为按队别送书上门,看似只增加了一个工作环节,但由于保密室人手有限,面对不断逼近的开课时间,必须上紧发条、开足马力往前赶。

在该校某实验室,导弹工程学院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高琛,也在挑灯夜战。作为某体系建设专项任务负责人之一,从2月4日解除隔离观察后,他就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多月来,他根据上级联审意见,抓紧对某器材“十三五”建设方案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同时系统梳理建设成果的相关材料,紧前为即将召开的某体系建设研讨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面对疫情,该校教学科研和服务保障各条战线的文职人员,根据学校教学训练计划调整安排,和现役军人一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主动作为,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高效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对中心工作的影响。

“虽然网课优势很明显,但是这次准备时间很短,必须先给教员们普及线上教学的相关技能。”疫情发生时,该校基础部副主任刘延飞正筹划科研学术工作,研究年度大项工作和主要学术交流活动,申报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疫情防控中,他意识到,如果推行线上教学,不涉密的基础课程必然成为线上教学的主力,基础部必须紧前筹划。

如何申请“雨课堂”会员?如何去除声音噪音?作业如何提交和批改?……为了帮助教员及时解决线上教学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刘延飞发起组建了“火线教学”交流群,分享自己网络授课的经验,解答大家在授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校270余名教员加入该群。

据了解,作为首批现役转改文职人员,刘延飞是该校最早开始研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教员。两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利用“雨课堂”辅助教学,其所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团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去年还获得了陕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本科课程,成为该校首门也是目前唯一一门获此殊荣的课程。

为了确保学期教学任务的完成,该校基础部结合课程特点和师生现实条件,采用推荐网上优质课程平台、教员直播、录播等教学模式组织线上教学。他们专门汇总下发了学堂在线、中国大学慕课和军职在线等国家和军队教学资源,编写了《推荐网络学习平台使用方法说明》《基础课程28天网上学习总体安排》和10余份具体课程的网上学习实施计划,指导各教研室有序开展网络教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部分教员缺乏相关网络教学和直播设备的实际,他们抓紧购置摄像头、手写板、麦克风和直播支架等80余套设备供教员使用。据统计,该部已经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等网络课程18门,参与线上教学的教员中文职人员有56人。

刘延飞分管基础部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工作,对于各教研室线上教学做法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针对教员在空间上与学员分离、对学员的学习缺乏督导、互动少,测试时学员只能依靠自觉自律,以及网络容易卡顿等问题,物理教研室采取“金课自学+定时辅导+网上测验+有效督察”四位一体的网络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教学对实时网带宽的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教研室采取“Bilibili直播+雨课堂互动”的模式受到学员欢迎,课堂人气很高;英语教研室文职人员,利用软件推行英语游戏化教学新模式,运用APP进行英语口语测试;数学教研室的文职人员,编写了多套电子教材和《高等数学》电子练习册……

“心欲奔跑,不在室小。”该校初级指挥系某教研室体育组的7名文职人员,分别针对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学员制定了科学的周训练方案。疫情发生后,又专门制作了系列居家训练视频,定期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让学员“宅”在家中也能开展相关训练。学员们纷纷留言:“硬核干货,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做,足不出户,也能开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