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触动心灵的艺术美感

——读《迟子建散文精选》


■马春歌

品读《迟子建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之所以爱不释手,是因为迟子建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在阅读她的作品时,平添了几分亲切,产生了一些共鸣和感悟。

这本集子共分三辑,第一辑写故乡的人和事;第二辑主要写异域名胜古迹;第三辑主要写自己所处的环境、变化以及创作体会等。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受地域文化滋养的淳朴、率真的创作个性,以及作品中鲜明的色彩美,这样的唯美文风和描写事物的细腻技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迟子建的作品如同东北地区的风景人物志。她所处的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端漠河的一个小村子,一年中多半时间都在极寒和飘雪中度过,草原、渔村、牛栏、窑洞、坟茔,到处充满着梦一般的纯净。这里有她童年所有的回忆,幼小的她也从这里认识、感知这个世界。所以,在她创建的北极村世界里,处处洋溢着温暖的人性之光。《哑巴与春天》表现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热爱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深切同情,让人回味无穷。《农具的眼睛》中,割猪草被称为浪漫的事,晾菜、腌菜、烹饪的劳动也成了艺术性创造。《风雨总是那么的灿烂》《两个人的电影》,讲述她与母亲的那些琐碎日常,点点滴滴,温馨富有情趣,如家常的人间烟火,更像是一首散文诗。《上天的九级浪》中农家小院里鸭鹅争斗的情形,《昆虫的天网》中孩子们在花中捕蝴蝶,摘倭瓜花喂蝈蝈,看蜇人的蜜蜂撞到蛛网上而感到解恨的情形。这些再平常不过的微小细碎的事情经过妙笔点染,化作一幅幅质朴的北国农村生活画卷,淳朴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迟子建的笔调是温柔而又凄婉的,她所经历的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痛楚,带给人们的是对这种痛苦挫折的深深认同,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对生活中那些即将消失、原生态的美发自内心的眷恋和向往。《最是苍凉起风情》所折射出真正的“风情”,是经历了时光的打磨和雕琢的,像一个民族的文化需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沉淀,一个国家需要经过重重磨难才能繁荣昌盛。《泥泞》中,在北方漫长的冬季,她期待着从天庭降临的纤柔的雪花让整个北方成为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以无与伦比的壮丽和苍凉唤起她内心的激情。她作品的“温情”总是与痛楚交织,有着苍凉的底色。在《尼亚加拉的彩虹》中,她写道:“在马蹄形大瀑布前,我的心无比的忧伤,又无比的空阔,那一瞬间我泪如泉涌。我对着瀑布默默地说:如果我的爱人去了天堂,请彩虹出现吧!然而彩虹却是了无痕迹。”“正当我在岸边踌躇漫步时,天空呈现了一道微黄的光影,很快,彩虹已横跨瀑布,傲然屹立在晴空之下!”彩虹的壮美与作者的落寞之情形成了孤寂、感伤的基调。自然界的长空大海、花开鸟鸣都能拨动人心灵的琴弦,勾起人的种种感情,而这里的风景成了作者心灵风景的投影,在沉重的生命印记下,她以一颗豁达的内心看待世界,用自身的温暖而柔和的烛光,将每一个悲伤的故事转化为温情的所在。

“你躺下来看看天空,看看我们兴安岭的天空,这么的蓝,这么的透明,然后白桦树的树冠在顶端,这是雪浴啊,真是一种清凉的感觉,无限美好。”这是迟子建在《文学的故乡》中的独白。在迟子建的眼里,故乡就如血液一样流淌在自己的血管里。她诗意地栖居在一片诗意的土地上,总能把黑龙江大兴安岭的严寒融化成春雪。她的作品有种特别美好的意境,仿佛是从自然里走出来的一样。在《雪山的长夜》中,她“午夜失眠,索性起床望窗外”,窗外三座雪山在她眼里,“看上去神清气朗,英姿勃勃,仿佛三只从天上来的白象”,在星光下焕发出一种孤寂之美。在诗思中的宁静,仿佛让我们看到北国雪天的风情画,冷色调有着融融的暖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让我们见识了这个中国最北端小城年味的魅力。苍茫的原始森林,神秘的极光和白夜,温暖的木刻楞房子,通人性的动物朋友,淳朴善良的平凡村民,宁静温馨的乡村生活……在迟子建笔下,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上的自然风景已经不是简单的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与她的内在生命紧密相连、水乳交融。自然风景的生命也和谐地律动在她的血脉中,影响着她的生活。

迟子建的每一篇作品都以女性温暖而感伤的抒情笔调营造出情感真挚、感伤凄美、思想深邃的艺术世界,让我们从诗意天空和温情心境里汲取精神给养,来慰藉日益浮躁的心灵,享受一种久违的自由、心灵的舒畅吧!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