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老兵天地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武汉市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


■柯 磊 本报记者 赖瑜鸿 特约记者 何武涛

“我也是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肩上也扛着沉甸甸的责任,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我必须坚持下来。”谈起疫情高发那段困难时期的境遇,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湖北省武昌医院放射线科医生尹红卫很是感慨。

1月22日,武昌医院被确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医院东西院区共开设了504张床位,不到3天就全部住满,但仍有大量门诊患者涌入,全院上下都在超负荷工作。

尹红卫所在的放射线科CT室,为了解决大量病人滞留问题,全体人员24小时三班倒进行CT检查,防护服一穿就是七八个小时。由于超强度、大负荷的工作,加之经常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科室先后有3名医护人员病倒,这无疑给其他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不过,忙起来就忘了害怕,特别是看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不畏生死、千里迢迢来帮助我们,作为他们中曾经的一员,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尹红卫说。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战场,武汉市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虽然脱下军装,但仍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奋勇当先。

周帆2018年自主择业后成为武汉市第四医院武胜路院区泌尿外科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到医院急诊外科接诊发热病人。

该院古田院区被确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后,周帆临危受命,从2月8日起开始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多少次夜不能寐,多少次湿透衣服,周帆已经记不清了,但只要病人需要,他每次都是第一时间前往隔离病区。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这是属于军人的果敢,即使离开军营,也不会改变。

“轻伤不下火线,更何况我曾是一名军人,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面对严峻的疫情,甘玉成在腿伤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回到工作岗位。

2018年退役后,甘玉成到江汉区民族街街道办事处工作。去年12月中旬,甘玉成在工作时不慎将膝盖韧带拉伤,医生建议他静养3个月。春节期间,随着武汉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看到街道办事处人手紧张,在家休养的甘玉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耐心说服了家人,投身街道一线防控工作,不管是接转病人、社区防控,还是代老人购药、配送生活物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一日从军,终身是兵。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之际,武汉市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