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心语:“机床就是我的舞台。一旦开机,加工的产品有瑕疵,就如同在舞台上出丑。只有严抠每个细节,才能加工出优质的产品。”
——冯志伟
准备刀具、编制程序、模拟走刀、加工零件……在车工冯志伟的熟练操作下,数分钟后,一个精致的飞机零件被加工完成。
从零件加工的“门外汉”到精通多型机床技术的车工,经过8年的刻苦磨练,冯志伟成长为厂里该领域的技术大拿。
刚进厂时,冯志伟发现,在他这个班组,从事机床加工的大多是擅长做细活的女同志,因为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更考验人的细心和耐心。
第一年实习期,冯志伟勤学苦练,很快掌握了普通机床的加工技术。然而,到了真正操作阶段,尤其是面对复杂零件时,他常常会加工失败,导致零件报废。每周的班组质量会上,冯志伟经常被点名批评,这一度让他有些意志消沉。
苦闷之际,冯志伟找到师父吐露心事。“车工是一个慢热型工种,入门容易精通难。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下去,你肯定能行。”师父的话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他紧握双拳告诉自己:“不能轻言放弃,爱拼才会赢。”
为了摘掉“门外汉”的帽子,冯志伟每天总是第一个进车间,弓着腰站在机床上练习,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下班后,大家都回家了,他仍留在车间加班苦练。晚上回到家,他又开始给自己“充电”,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反复思考白天加工时出现的问题。
就这样日积月累,冯志伟渐渐有了手感,复杂零件加工的成功率明显提升。车间领导把他当成技术骨干重点培养,安排他去学习数控机床加工。
刚刚接手数控机床加工,冯志伟就挨了“当头一棒”,连续几次加工的分流活门零件全部报废。分流活门是飞机操纵系统的关键零件,精度要求高,外圆配合面公差仅0.02毫米,且外圆上有多个环形结构,宽度公差仅0.05毫米,是一个让很多老工匠都望而生畏的技术活。
“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冯志伟为自己暗暗打气。之后的3天,他不分昼夜“宅”在车间,仔细分析零件图纸,不断尝试用数控机床试验加工零件。功夫不负有心人。3天后,冯志伟成功编制出加工程序,在对后续工艺改进后,该零件数控加工的成功率呈几何倍数增长。
凭着这一战,冯志伟在厂里闯出了名气。当车间引进第一台走心机时,领导当即决定将这台机器交给他。面对全新的机床,冯志伟积极参加厂家培训,课后认真学习揣摩。不久后,他便熟练掌握了走心机的使用方法。针对新机床的特点,冯志伟对多种铆钉、漏斗杆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并且将放电刷的零件加工工序从过去的6步缩减为3步,产品加工时间大大缩短。
2018年9月,冯志伟通过层层选拔,代表工厂参加湖北省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上,他沉着应对、见招拆招,最终获得数控车削加工技术项目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