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从上空俯瞰夜色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从广东省的广州、深圳延伸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环绕珠江口的是一片灯火璀璨的区域,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风起南海,这里曾是唱响春天故事的地方。潮涌珠江,而今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再次唱起。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出全面规划。一年来,在这片热土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等珠三角九市,开创出一派加速融合新格局。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打造创客圆梦乐土
早上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香港创业青年叶兴华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广州南站。再经过短暂车程,他来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山科创中心的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在这里,叶兴华与几个年轻人创办了一个为粤港澳青年提供办公场地和创业指导服务的“孵化器”平台,目前已吸引了42支创业团队,其中一半来自港澳。
为何将孵化空间落户在佛山?叶兴华表示,创业启动补贴、个税优惠、方便的通勤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让这里成为港澳青年创业的成本洼地和创新高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创业者像叶兴华一样,过起了“双城逐梦”的生活。
一个区域发展质量如何,人口、人才的流向和集聚是重要指标。数据显示,美国硅谷有45%的创业者来自国外。粤港澳大湾区要崛起,就要吸引全世界优秀创业者来这里扎根。
2019年,中央及地方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支持海外优秀人才和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3月,中央政府出台8项政策措施,包括对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的香港和海外高端人才给予税收补贴等;5月,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政策支撑、平台打造、环境营造、机制建立等方面着力,全方位优化港澳青年来粤创新创业环境;“孔雀计划”“红棉计划”“珠海英才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引进计划陆续推出……如今,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乐观预期不断释放人才新“引力”。
“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现在大家都有一个新的名字——湾区人。”早上在广州吃早茶,下午来香港谈生意,晚上去澳门看夜景……随着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相继通车,大湾区各地在地理上的联系更为紧密,在吸引外部人才聚集的同时,内部人才流动也更加便捷顺畅。
辗转多地创业后,澳门创业者屠听风如今扎根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8栋黑白建筑,简洁现代,从空中俯瞰,构成了繁体字“梦”。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这里将成为越来越多创客的乐土,年轻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屠听风道出大湾区造梦逐梦圆梦奋斗者的共同心声。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湾区”
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2019年,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办事处在网络上走红。这个被称为“中国最牛街道办”辖区面积仅有14平方公里,却孵化出1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华为、腾讯、大疆、中兴等众多知名科技公司。
粤海街道办事处是粤港澳大湾区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最初凭借改革试点的政策红利、劳动力及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与港澳制造企业建立起“前店后厂”生产模式,到如今自身形成独特的科技创新体系,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迈开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步伐。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从传统经济走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的升级,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湾区”的转型,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
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4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超过40万从事研发创新的科技和工程专业人员。创新驱动不仅成为湾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打造全球科创高地的关键。
协同离不开创新。香港、澳门有紧贴全球科技创新前沿的基础研发能力,珠三角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链优势,两相结合,就能激发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化学反应”。
香港青年刘颖就是这种“化学反应”的受益者。“我们在香港进行技术研发,然后在深圳转化为产品,再去东莞进行大规模生产。”她说,依托大湾区的协同创新,香港研发,深圳孵化,全球销售,已成为大湾区不少科创公司的“标准流程”。
2019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大湾区协同创新的新阶段正在到来。以深圳河套、珠海横琴两地为结合点,在广深港、广珠澳两个科技创新走廊上,中新广州知识城、深圳光明科学城、珠海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东莞中子科学城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串珠成链”,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材料基因组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引领湾区筑起原始创新高地……全球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湾区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从“制度之异”到“制度之利”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
初春时节的伶仃洋,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作为目前内地唯一的三地互通边检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的旅检大楼有序运行着简称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边检查验模式。
一座大桥,既发挥着设施联通的作用,也承载着探索规则衔接的使命。港珠澳大桥地处三地交界处,管理复杂,法律与政策层面的制度设计难度不亚于造桥本身。
“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模式是一种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三地法律法规差异、技术标准衔接、建设程序规范和思维模式碰撞等问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原局长朱永灵说,“港珠澳大桥集成‘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三地优势互补才能成就精品。”
与世界上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个关税区、3种货币,国际上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需要大胆闯,大胆试,开辟出一条新路来,将“制度之异”变成“制度之利”。这个过程,就是对“一国两制”实践的丰富与发展。
两种制度形成双重优势,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既有利于港澳持续繁荣,也有利于内地城市高质量发展。鼓励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批准澳门再设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取消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事项、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湾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依珠江,傍南海。在不少专家看来,虽然湾区内部城市发展不平衡,但不同城市的优势和特色不同,互补性定位利于整体发展。
“未来的竞争将是城市群的竞争。过去我们说‘借船出海’,现在我们要联手出海,一起把船做大,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乘风破浪。”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王珺说。
打开地图,沿着大湾区的海岸线向远看去,我们会看到一片60倍于湾区陆域空间的海域——南海。
这里曾见证国家民族的百年沉浮,这里将饱览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时代胜景。
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
图片说明:
近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佛莞城际铁路项目等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建设项目陆续分区分级复工复产,为大湾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图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