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演以来,收获了不少好评与称赞,荣获了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这部被称作“中国首部原创谍战舞剧”的优秀作品由青年编导韩真、周莉亚共同导演完成,充分地展现了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精准地表现出江南文化的古典美与优雅美,又兼具现代感与时尚感。《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了以往人们对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刻板印象。主创团队的精心编排与演员戏剧化的精准演绎相结合,辅之以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得这出谍战舞剧绽放出别样的艺术魅力。
在表演方面,为了让舞蹈演员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抓住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准地演绎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上海歌舞团曾数次组织演职人员前往上海相关的纪念馆创作采风,寻找灵感,重温革命历史。演员们从眼神、舞姿、动作、韵律、呼吸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除此之外,编导韩真与周莉亚更是独具匠心地将一些细节巧妙地设计在舞段中,利用特定符号表现人物状态的同时,还暗含了隐喻意义。如剧中多次出现的红围巾是兰芬亲手为李侠编织的,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注意力。一方面,展现出兰芬的心思细腻与贤惠,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配饰,暗含了两人间的亲密关系,见证了两人的革命友谊与革命爱情,成为构建人物形象的有效符号。而在追捕戏中,红围巾已然成为李侠身份的标志,地下工作者小裁缝为了保护被特务跟踪的李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毅然决然地抢走李侠的红围巾,围在自己脖子上,成功引开特务,自己却没能逃过特务的枪杀。再比如剧中雨的设计,可谓一语三关。剧中多次出现雨的场景,最直接地表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气候,天气潮湿,阴雨绵绵;透过阴云密布的天气暗示了解放前夕在上海这座城市上空飘着的压抑感、危机感与焦虑感;党的地下工作者在阴雨天气隐喻的危险环境中依然冒死传递重要情报与讯息,表现出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坚定和执著信念。
剧本创作方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可圈可点。编剧罗怀臻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作出一部结构严谨、感人肺腑的剧本。该剧本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主人公李侠与兰芬假扮夫妻,潜伏在上海从事地下活动,甘愿为上海解放事业牺牲自我、英勇就义的故事。编剧在剧中设置了九个主要人物,且每个人物都是双重身份,比如李侠与兰芬,既是报馆的职员和上海纺织厂的女工,又都是地下工作者;又比如柳妮娜,既是报馆的秘书,又是国军情报科科长。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矛盾冲突给整个剧本带来强烈的紧张感与危机感。
舞剧伊始,通过极具年代感的泛黄旧报纸向观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剧中九个主要人物一字排开,由远及近,缓缓而来。与之同时呈现的,是大屏幕上每个角色相对应的人物信息和身份。独特的开场除了提供大量的基本信息外,还为舞剧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悬疑的色彩。紧接着,在那个被迷雾笼罩的雨夜,手持黑伞的黑衣人迅速地行进、穿梭,场面调度感极强,带来紧张、焦虑之感的同时,无形之中给这座城市笼罩了一层压迫、危机、神秘的面纱。当观众还未从敌我双方相互斗争的紧张画面走出来时,伴随着舒缓的《渔光曲》,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来,手持竹蒲扇,脚踩小板凳,在弄堂里起舞,呈现出一幅上海女性的日常生活图景。她们时而坐,时而站,又时而倚靠在板凳上,或遮阴乘凉,或穿针引线,或梳妆打扮,或生火做饭,或倚靠小憩……一连串的肢体动作均表达了等待之意,包括盼望爱人安全回家的等待与期望未来美好生活的等待。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紧张、压迫之感,但透过舞蹈演员极强的表现力,隐隐之中也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着丝丝不安与焦急,那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后面出场的“旗袍舞”段落,融入了爵士、芭蕾、现代舞等元素,将东方女性之美展现出来。相较于《渔光曲》,后段婀娜多姿的“旗袍舞”所表达的人民渴望上海尽早解放、期盼美好生活尽快到来之意更为强烈……
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第一次将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的故事呈现在大众面前,电影上映后,引发巨大轰动。半个世纪过去了,21世纪初年,涌现出一系列改编作品,如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0年)、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1年)、独舞《永不消失的电波》(2011年)等。此后,电影《密战》(2017年)又名《新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永不消逝》(2017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8年)和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相继上演,这一轮轮的“电波热”,使红色经典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也为年轻受众重温革命历史提供了新的载体,更为新时代主旋律文艺创作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受众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