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武汉,早春微雨。
火箭军指挥学院党员王鹏飞穿上雨衣、戴好口罩、别好胸前的党徽,走上哨位开始新一天的站岗执勤。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像王鹏飞一样的党员在院党委“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的倡议下,主动承担防疫防控、科研攻关、站岗执勤等任务,成为校园里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
勤务保障系后勤教研室教员刘学这一段忙得很踏实:连续值班、防疫消毒、汇总情况,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在疫情之下显得尤为重要。大年初一晚,在武汉市郊休假的刘学,做通家人工作后决定“逆行”——驱车返回学院。当时,他的想法很朴素:党员就应当冲锋在前,不少同事在外地回不了武汉,能为集体、为国家多尽一分力就尽一分力。
现在,随着疫情的全面好转,刘学在做好值班工作的同时,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学术研究新方向——“新体制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军地协同问题”。
刘学的同事丁坤是该院作战指挥系的教员,这次疫情防控期间,他开始挑战一个人生的新角色——“超级奶爸”。
丁坤的妻子管斯斯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同样是党员的她疫情期间铆在了医院。这样一来,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丁坤身上:每天督促8岁的儿子网上听课、完成作业,照料2岁的女儿吃饭、玩耍、睡觉。
“妻子在一线战斗,我也有自己的战位。”这些天,丁坤白天照顾孩子,晚上开始编写新教材、准备新课程和研究新课题。
一个党员一面旗。疫情防控越是进入决胜阶段越是不能掉以轻心,该院党委在疫情防控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应急运输队”,在医疗保障、场所值班、社区服务等急难险重任务前沿,越来越多的党员站了出来。近日,有2名入党积极分子因工作表现突出火线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