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战场无“配角”


■魏军民

一次跨区演习,某部因一名防化侦察兵检测通路染毒情况时出现失误,导致装甲突击群无法及时通过,贻误战机而败下阵来。该部指挥员感叹:“平时轻视小专业,战时就会吃大亏。”

相比步兵、炮兵等传统兵种和驾驶、通信、火控等从事人数较多的大专业,气象水文、数据分析等小兵种专业,由于人员数量少、技术含量高、应用领域新、专业技术复杂,容易出现粗训、漏训、偏训现象。个别单位不研究小专业的特殊要求和训练规律,组织训练搞“齐步走”“一刀切”;有的单位讲起来重要、训起来次要,视小专业为“高大上”却总让其“深居简出”;个别指挥员在训练中习惯于“抓大放小”,错误地认为小专业“训得好没多大作用,训不好也没多大损失”。

专业有大小之分,但无轻重之别。小专业运用得当,照样可以四两拨千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列颠空战,德军在飞机数量绝对占优的情况下,却遭受惨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英军的对空引导雷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达部队是英军战前刚刚成立的兵种部队,对空雷达更是名副其实的小专业。可就是这个小专业家族的“新丁”将战损比例越拉越大,英德战机损失1∶2、1∶3最后甚至达到1∶4,帮助英军赢得制空权。

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各兵种专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主次之别,每个专业岗位都是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看似最不起眼的一环也可能是最致命的,因为它可以使整个链条断掉。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新型作战力量获得迅猛发展,小专业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些小专业和关键岗位,其人员素质高低和训练水平直接关系作战效能的发挥。只有所有专业训全、训精、训强,才能促进部队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的方向发展,关键时刻才不会“掉链子”。

为此,首先应注重创新小专业作战运用。改变小兵种专业一次性直接配属或支援主战兵种的力量运用模式,着眼担负的使命任务,针对小专业部队各自特性和能力优势,按“订单”抽取、临机“积木式”组合成联合力量,为联合作战提供“个性化”贡献,并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作战进程发展,实时机动调整。创新无人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领域小专业作战运用方式,以发挥最大效能为目标,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加速推进其融入联合作战体系,实现与传统兵种专业的一体编成、一体指挥、一体运用。

其次,创新组训方式。目前,小专业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突出,给部队组训带来较大困难。应着眼解决缺训练场地、缺组训人才等问题,创新“小专业大融合”的分级组训模式,采取同类型单位合训或以一个兵种单位为主带训的方式组织小兵种专业训练。对专业对口率低、装备技术含量高的小专业,采取院校集训、工厂代训和部队承训相结合的办法,重点抓好初级指挥人员、专业组训能手和技术保障尖兵的超常培养。

最后,创新建设模式。小专业建设正由按编制形成战斗力,向深度融入体系形成战斗力转型。应站在战斗力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定位新兴小专业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找准传统小专业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结合点。加强顶层设计,由各专业业务部门规划建设,向综合部门统一规划各领域小专业建设转型,兵种专业不论大小,统筹规划、一体设计。坚持以训促建,常态化入网训、协同训、融合训,让每一个岗位都融入作战单元、每一个专业都融入联合体系,按照“联”的要求给小兵种专业的基础训练注入新内涵,提升对联合作战体系建设的贡献率。

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战争》一书中写道:“在信息战争中,你可能拥有100∶1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可能因为一根保险丝而全面改变。”把小专业打造得小而精、小而强,成为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而不是熔断作战体系的“保险丝”,才能实现体系作战能力最优化、最大化,形成强大战斗合力、胜战威力。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