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背景选自1942年6月太平洋战争的关键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此役扭转了自珍珠港事件之后反法西斯盟军节节败退的局面。这次战役也是世界历史上著名“以小博大”的战役之一,美军以沉没一艘航空母舰为代价,一举击沉日本主力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一艘。此次战役,在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电影在开始阶段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号,在当时的太平洋战场,貌似强悍的美国其实处于全面劣势。反观日本,则像一颗飞速膨胀的肿瘤,中途岛之战是有望遏制这颗“肿瘤”的最后一场“手术”。而这场“手术”,却有着多位“主刀医生”:临危不乱、思维缜密的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他的准确判断和主动出击的方针,成为美国奇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飞行员迪克·贝斯特破釜沉舟、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轰炸机,一次又一次发起大角度俯冲,先后击中日本两艘重力型航母的要害,成功为美军扭转战局……这些第一次走向战场的普通人,无一退缩,他们的故事,比轰鸣的炮火更令人为之动容。
影片中,美日双方大规模的海军舰队和动辄数百架的战机轰鸣几乎达到了同类型电影之最。相比于1976年的那部《中途岛战役》,本片对于同一段历史场景的还原无疑显得更加真实和宏大。许多军迷在初次观看完本片时就直言,这部电影几乎是纪录片级别的,它以还原历史和战争场面作为最大目标。以往的二战类型电影,大多场面宏大,却又多少会出现一些战术错误和场面虚假的情况。可在《决战中途岛》中,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历史细节方面下足了功夫。影片中的数名主人公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传奇人物,包括林赛、贝斯特以及麦克拉斯基……后来都被美国海军和空军所铭记,作为服役舰船的名称或者是卓越奖项的名字。
“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但如今的年轻人不一定熟知这些战斗故事;有太多的困苦和为之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说道,凭借着扎实的剧本和严谨的制作,《决战中途岛》赢得了极高的口碑。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去回顾、了解、牢记历史。正如片中所说“没有人想要战争,愿战争只存在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