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从中华经典中汲取营养


■孙先振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在此期间,中国古典书籍让我受益匪浅。

翻开一本中华经典文献,静下心来深读,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系、自信所在。中华经典,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阅读、欣赏古典名篇对于增进知识、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眼中国典籍,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琳琅满目、瑰宝荟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争鸣思辨的“先秦诸子百家”,被尊为“绝唱”的《离骚》,融历史与文学为一体的《史记》,还有前后汉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都还只是中华古典宝库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文化宝库前,任何专家学者都不敢妄言自己研究得多么精深、多么通透,这也是中华经典宝库的魅力所在。

今天,我们读中华经典、学中华文化,从中汲取政治智慧、政治素养也是十分必要的。

读中华经典,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对为人处世大有裨益。

而读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可扩展我们的胸襟;读杜甫的“三吏”“三别”,令人深思动乱给国家民族造成的灾难;读李绅的《悯农》,可知人民疾苦……这些都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活经验、生存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长知识、长理论、长水平,我们何乐而不读?但中华经典浩如烟海,我们要把所有的典籍通读既不现实,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重点选学、深入阅读、深刻思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与不读是不一样的,一个经过古典文化熏陶的人,一个懂得其民族文化精华的人,其精神境界、气质素养、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与“腹中空空”的人绝对不同。当今时代,我们不仅需要现代科学人文知识,也应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素养。

读中华经典是需要毅力和韧劲的。但现实中,我们有的人心浮气躁,坐不住,静不下心来。有的甚至连文件、报纸也很少认真阅读,更何谈读中华经典?有的人是看报看题、看书看皮,满足于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更谈不上理解精髓、提高能力素质了。

可以想象,那种一年下来也没认真读完几篇文章的人,那种几年也没认真读过一本书的人,是很难有大担当、大格局、大修养、大作为的。有时即使想做事,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需要读经典、用经典,让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中,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自信,在人生道路上写下绚丽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