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在经历磨难中成长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应对风险中前进壮大。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即打响了一场全党总动员、全国齐上阵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展开了一幅共战“疫魔”、共克时艰的神州抗疫图,谱写了发挥制度优势、运用治理能力战胜重大风险挑战的新时代篇章。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综合性大考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效能水平,在平时的治理效果中就能够得到展示,在民族发展的关键节点更能够受到检验。新冠肺炎疫情在极短时间内演化为全国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成为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工作,必须全国动员、全力以赴,打赢这场大战,赢得这场大考。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综合性大考,主要在于新冠肺炎的诊治难度大,是对医药科学的大考。医学对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开始时了解还不够,一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药物。在于疫情传播的危害程度大,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大考。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数量众多,疫情辐射各地、波及面广,医疗防护投入大幅增长,防控持续时间长。在于疫情防控的难度大,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这包括春运期间人员高度流动中控制疫情的难度,覆盖全部人口防止感染的难度等。在于防控疫情的社会成本大,是对国家政治能力、经济能力、社会能力、科技能力、安全能力的大考。大量正常的生产与消费、贸易与流通、产业与事业、教育与娱乐等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疫情蔓延还有可能引发社会舆论、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等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是总体战。总体战也是考总体。首先考的是国家治理的领导决策力。对这次疫情风险的察觉、认知、评估、判断,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前提。必须坚持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作出及时正确的决断。其次考的是国家治理的组织动员力。战胜疫情必须打一场人民战争,发动一场总体战,进行一场阻击战,需要全国一盘棋的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其三考的是国家治理的统筹协调力。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严格防控和社会稳定,统筹国内防控和国际防控等。
党和国家面对大考交出合格答卷,是历史、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大考合格,就能保证决胜决战目标的成功实现。2020年,我国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闯过疫情这一关、打赢抗疫这一战,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赢得胜利。大考合格,就是制度优势的有力证明和制度自信的坚实根据。彰显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理论根据存在于实践根据之中,实践成功是自信之基。大考合格,就能展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效。刚刚完成的主题教育,为全党实现奋斗目标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有力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和锤炼,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提振,其显著效果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得到充分释放和展现。大考合格,就会增强战胜重大风险的实力底气。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能够全面检验、全面锤炼党和国家抗击重大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战胜各种重大风险挑战的信心。
在抗击疫情中彰显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像战争检验战斗力那样,对我国“制度力”“治理力”做出检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增强新时代国家制度能力和治理能力筑牢了基石。这次疫情防控,正是《决定》的实践版,是用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证明我国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优势。
集中统一、及时迅速的治理效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迅速作出部署,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疫情防控的全程,每一步都有党中央的直接领导,都有习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1月22日,习总书记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政治勇气。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大大加快了应对突然而至疫情的速度,争取了时间、降低了危害。这在久拖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制度环境中,是根本做不到的。
统筹协调、聚力合力的治理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难中之难。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我们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务人员驰援,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需要的医用物资,并组织19个省份对口支援。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全军1万余名医务人员投入一线救治,展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这种全面动员能力,充分体现了我国治理体系强大的组织协调力和资源配置力。
令行禁止、全面严格的治理能力。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应对大规模疫情,必须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这是对国家治理管控力执行力的严峻考验。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进入非常时期。从湖北到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共场所到居民小区,展开了一场全覆盖、全方位、全民参战的抗疫人民战争。全国令行禁止、秩序井然、人心稳定。可以说,我们在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上、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抗疫奇迹。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采取的坚决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现的出色的领导能力、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是其他国家做不到的,为世界防疫树立了典范。
依法治疫、科学治疫的治理水准。这次疫情防控,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开的,必然要充分运用现代治理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疫情防控的现代化水准。法治是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依法防控,才能保证统一防控、有序防控、持续防控。现代治理能力要以科技能力做支撑,与疫魔较量也是科技力的较量。大数据技术用于研判疫情形势,实现了精准防控,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公开透明、合作负责的治理风范。这次疫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重大事件,国内防控必须放在国际防控的大格局中来妥善处置。我国政府及时向国内外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及时揭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污蔑抹黑、造谣生事的言行。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深刻认识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硬核力量
制度为本,治理为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治理大考实质上也是制度大考。治理体系覆盖各领域各层面,治理能力包涵各方面各类型。抗击疫情斗争,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硬核力量。
党的坚强领导。这是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定海神针”。党的坚强领导保证了我国治理体系的高效运转,促使治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领导、全面部署、全面组织这场重大战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保证了疫情防控紧张有序、持续深入进行。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疫情防控的实践告诉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有了可靠政治保证。
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凝结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之中,内化于14亿多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之中,是中华民族战胜任何艰难困苦、冲破各种惊涛骇浪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深得人民拥护和信任,人民中蕴藏的民族精神必然转化为制度和治理的效能,转化为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石。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既是一种基于事实的科学判断,也是一种基于价值的政治决断。疫情发生后,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就明确地立起了对待疫情和处置疫情的第一原则,一切考量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第一考量。疫情就是命令,这个命令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个责任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责任。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就一定能够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分忧担责、共渡难关,共同战胜这次重大疫情风险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我国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完善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完善制度、推进治理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改革成就,体现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上,体现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水平,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上,体现在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上,等等。这次疫情防控,极大调动了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出来的制度活力和治理潜力。当然,这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着眼未来为有效应对疫情等重大风险构建制度和治理基石,同样还要全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