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广大科研人员和实施导弹发射的官兵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作为由党中央、毛主席亲手缔造的“核长子”——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风第一枝”的火箭军某旅,60多年来,从地地导弹“第一营”到“第一团”,再到如今的“东风第一旅”,他们不仅接过了“两弹”装备,也用汗水与成绩传承并发扬着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一
去年,在庆祝“东风第一枝”组建60周年的文艺演出中,有一个节目格外引人注目。舞台上,身穿着上世纪50年代军装的15名战士边打夯,边喊着号子——
“同志们那么 嗬嘿/打起夯那么 嗬嘿/一夯一夯密密地砸呀 嗦罗罗罗嘿/为国家那么 嗬嘿/戈壁滩那么 嗬嘿/创新业那么 嗬嘿/早日打出核导弹 嗦罗罗罗嘿……”
战士们在舞台上用木头、麻绳等道具演绎的这首“打夯歌”,让台下的官兵看湿了双眼。特意从某基地请假赶回老单位参加庆祝活动的高级工程师谭清泉,动情地说:“创业之艰难,更显精神的伟大。节目中传递的‘两弹一星’精神让大家找到了心灵的‘共振点’。”
“活着拼命干,死了也合算;埋在山顶上,顶着原子弹。”走进“东风第一枝”史馆,一排排泛黄的黑白照片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开天辟地的征途。上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中央军委毅然决然地组建中国地地导弹“第一营”。组建后的第10天,周恩来总理率一批老帅前来视察,嘱咐大家说,中国导弹部队的独苗苗钻出了大地,这是一个光荣的零起点,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军队的希望,你们要认真学好技术,为以后组建的导弹营输送血液……
朴素的话语让刚刚掸去战争硝烟的第一营官兵热血沸腾。他们收拾好行囊,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一头扎进茫茫戈壁,一张白纸就此铺开。一无装备、二无教材的困局,曾让他们备感焦虑。为了蹚出一条自力更生的路,他们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把纸盒画作面板,用萝卜刻成按钮,将麻绳搓成电缆,在摸索中模拟实装操作训练……就是靠着这些原始的方法,在组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1300多名懂专业、会操作、能维护的导弹技术骨干涌现出来。随着部队移防转隶扩编,他们先后为5支新建导弹部队输送了600多名技术骨干,为战略导弹部队现代化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种子”和“酵母”作用。
那些热血动人的故事,那段艰辛光荣的历史,被后来人通过视频、图片和文物在“东风第一枝”史馆中得以重现,成为新兵入营和新到岗干部学习的第一课。“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已经刻入“导弹人”的骨子里,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官兵奋发图强。
该旅三营现任瞄准号手文熙俊,岗位涉及天文、光学、电子等多个学科。可文熙俊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连长觉得他基础太差,本想给他换个岗位。他却主动找到连长说:“前辈们一无所有都能在大漠扎下根去,我底子差学不好,‘抄’还‘抄’不会吗?”他找了10多本专业教材,每天一有时间就埋头苦抄,手指被磨出了血泡,裹上创可贴继续抄写。足足抄了4遍、共计400多万字,确认自己将这些教材记进心里后,他又开始苦练操作装备。手指上的老茧越长越厚,进阵地时指纹系统竟无法识别他的指纹。如今,文熙俊不仅胜任10多个操作岗位,他编写的《操作规程》还被列入旅教材体系,名字写进旅史馆“先锋榜”。
二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金秋,亘古寂静的西北荒原,一枚墨绿色导弹运抵祁连山雪峰之下的发射场。
擎掌巨剑的第一号手赵藏库,脚步有些踉跄地跟着队伍向发射场跑去。
“起竖导弹!”指挥所里传来口令,一柄巨剑缓缓升起。可导弹仰成45度角时突然停住,指挥员惊呼:“第一号手,怎么回事!”
人群目光聚集处,赵藏库斜靠在操作台前,双手紧紧握着操作杆,豆大的汗珠滴答滴答地打在操作台上。
“第一号手在!”他大喊一声,导弹继续崛起,最终稳稳地矗立在基座上。
“点火!”钢铁巨龙喷出烈焰,呼啸声响彻古老荒凉的原野。
赵藏库神色凝重地注视着导弹,那眼神好像在与导弹告别。导弹稳稳飞向苍穹,他却缓缓倒下。
一旁的战友赶来扶人,一碰赵藏库的腰,才发现他紧扎着的皮带下,压着一块四寸长的“T”型铁板。铁板紧紧地顶住肝部,补得厚厚的衬衣被丝丝血迹染红。铁板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这个战士疼了太久”。
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的赵藏库永远地倒下了。一名医生看着磨得不成样子的伤口说:“这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呐,愿为祖国挺起脊梁献出一切。”
最可爱的人送上蓝天的,就是我国第一枚战略核导弹。一声巨响,向世界宣告中国从此拥有了核反击力量,国人在欢呼中给它起名“争气弹”。
有人燃起精神的火种,有人传递精神的火炬。曾默默坚守深山哨所25年的赵平普,退休前为一级军士长,如今已年近花甲。去年,他受邀回到旅里参加单位组建60周年庆祝活动。战士们将赵平普请进班排交流,共话传统与传承。有战士问他:“在深山哨位的9000个日夜,您是怎样坚守的?”赵平普回答说:“为了让导弹腾飞,前辈们连死都不怕。我只不过是尽了一名战士的本分,如果组织需要,我还能再守30年。”
三
某处深山,神秘地底“龙宫”旁,蜿蜒的山溪清可见底。如今,这里已不见山洪咆哮留下的痕迹,但那首抗洪赞歌至今仍被人们传唱着。
2007年7月的一天,6个小时不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洪水已淹没了营区战士们的下铺。阵地传来消息:洞库墙壁上被洪水冲开了三个缺口!驻守阵地的通信二连指导员张建鱼一下紧张了:一边是官兵生命,一边是阵地安全,是守是撤?
“我们愿与阵地共存亡!”就在此时,全连官兵整齐列队,用洪亮的口号向党支部请战,一场“人在阵地在”的搏斗就此展开。
官兵蹚着洪水冲入阵地,首先看到缺口的战士们义无反顾用身躯堵了上去。巨大的洪流一次次将他们掀翻,他们又一次次爬起来,手挽手、肩并肩,在激流中组成了一道人墙,为阵地外疏通水流的战友争取时间。全旅官兵闻讯后立即驰援。最终,官兵与洪魔生死搏斗七昼夜,实现了“人员无伤亡、装备无损坏、阵地无损毁”。
暴风雨中更显军人本色,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危难险重之时显现出耀眼的光彩。
翻开“东风第一枝”的旅史,还有另一次关于暴雨的记录,让人印象深刻。
那是一次实弹发射,天公突然变脸,暴雨突袭而至。豆大的雨粒重重砸在钢铁弹体上,也重重砸在时任旅长杨光的心头。
千里之外的指挥所里,上级首长语气凝重冷峻:“能不能按时发射?”
杨光紧紧握着电话,抬头看了看挺立战位的官兵。导弹部队,就是千人一柄剑,要绝对相信官兵的能力,这个念头给了杨光回答的底气。
“能!”一个斩钉截铁的字。最终,这次实弹发射成功突破多个训练“禁区”,一举完成多个“首次”,谱写了战略导弹部队极限条件下实施发射的新篇章。
长剑不语,但一座座深山,见证了岩层深处那无数个不分昼夜、砺剑铸盾的身影。新时代的“东风第一枝”,“两弹一星”精神的焰火越燃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