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之道,要在得人。
士官,作为新时代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上占“大头”,力量上据“重头”,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是部队转型建设的基石。
全面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必须重点推进士官队伍精业强能工程,着力建强士官人才队伍方阵,为胜战打赢、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按战斗力贡献率“选材取料”。战斗力生成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用什么样的人。严把士官参谋等重要岗位“入口关”,逐一审核、竞争上岗,切实把能打仗、胜战型的“兵参谋”选入“中军帐”;突破专业岗位编制限制、单位之间人才流动壁垒,坚持用战斗力这把“硬尺子”比高低、量长短,实现相近专业在大单位范围内“择优汰劣”,真正做到胜战打赢的支撑在哪里,士官选配任用的路标就树到哪里。
多维度综合施策“精雕细琢”。人才难得,培养是关键。坚持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走活院校送训、厂家跟训、外单位挂训、内部相互带训路子,实现素质全面升级;抓实直招士官、定向培养士官、大学生士官等设计成长路径、鉴定职业技能、督促学历升级等工作,实现精准跟踪、有效培养;挖掘驻地社会资源,走开军地互认鉴定资质、联姻共育士官人才队伍路子,不断建强“打仗型”士官人才队伍。
扭住利益契合点“走心服务”。我军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一条就是把远大革命理想与官兵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革命战士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出来。新时代,各级更要端正尊重士兵、依靠士兵、赢得士兵的根本态度,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始终用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凝心聚力;坚持为兵办实事、解难题,尽快解决事关战士切身利益的看病、找对象、学习成才等难题;营造干事创业、催人奋进的良好环境,严格执行福利待遇新规新政,用足用活红利政策,切实让士官队伍的活力动力竞相释放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