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欢呼,领奖台上,手捧奖牌的二级军士长张新昌神情凝重。
在刚刚结束的装备维修技能比武中,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张新昌带领小分队以33分34秒的成绩夺魁,刷新了多年未变化的纪录。
原本应该欢呼雀跃,可此时此刻,张新昌脑海里却闪现着另一个训练数据:24分55秒。这是他们在训练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比这次比武要快8分39秒。
“比武夺了冠,却比平时训练最好成绩差了这么多,是该高兴还是该反思?”旅里复盘会,张新昌把问题摆到了桌面上,带着大家回顾比武场上意料之外的3个瞬间——
首先是在比武过程中的转场阶段。进场整队后,考核员临时宣布:分队成员身上背的枪必须在计时后才能摘下。按照实战要求,装备抢修分队只有在作业时才可以摘枪,此时由对应的炮班担负警戒任务。之前训练中,大家都习惯了先把枪摘下来再开始抢修,所以这个规定,让他们多用了10多秒钟。
然后是在发动机拆装过程中。考核员手拿游标卡尺检查了拆装后每一个档位行程等数值,其中一个档位行程测量值,只比最低数值下限多了一点,险些造成失误扣分。
最后一个瞬间,发生在比武临近尾声时。当时,分队队员们体力已经透支。上士高峰拧紧最后一个螺丝的最后一扣时,考核员突然下达了战场撤收命令,要求将所有维修工具摆放原位,并快速撤离。这一命令让大家慌了神,因为分队很少练习撤收。熟悉撤收流程的,只有张新昌一人。
“一次次耽误时间,累积起来最终慢了8分39秒。”张新昌的话语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了分队每名成员的头上。虽然没有影响比武的最后排名,但与平时的最好成绩相比,他们已经慢了很多。
“此次夺得冠军,只能说明比其它参赛队我们发挥得要好一些,并不表示战场上我们是合格的。”张新昌一语指出问题要害。
队员们纷纷反思,还是平时训练没有按实战要求组织,所以才会在比武中准备不足延误了抢修速度。
随着反思不断深入,大家认识到:平时训练与比武竞赛中的差距,不仅是操场与赛场的差距,更反映了操场与战场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讲,找准这8分39秒的差距所在,可能比夺得冠军更有用、更重要!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在激烈的复盘讨论中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让一个练兵备战课题浮出水面——
如今,我们从操场到战场的距离有多远?